開機第一天,拍攝的是蘇雲剛剛來到這個山村小學,看到破敗的教室和孩子們渴望的眼神時的場景。
杜玉穿著洗得發白的襯衫,揹著一箇舊畫板,站在塵土飛揚的操場上。
他的眼神,在看到那些衣衫襤褸,卻目光純淨的孩子們時,瞬間變得複雜起來。
有震驚,有心疼,有憐憫,也有一絲初來乍到的侷促和不安。
他運用“神情掌控2.5”的技能,將這些複雜的情緒,透過最細微的眼神和表情變化,精準地傳遞出來。
陸川導演在監視器後,看著杜玉的表演,眉頭微微蹙起,似乎在沉思。
他沒有喊“咔”。
杜玉繼續著自己的表演。
他緩緩走向那些孩子們,臉上努力擠出一絲溫和的笑容,試圖打破彼此的陌生和隔閡。
但他的眼神深處,卻藏著一絲難以言喻的沉重。
終於,當一個衣衫最破舊的小女孩,怯生生地向他遞過一個用草編的小螞蚱時,杜玉的眼眶,微微溼潤了。
他的嘴角,也揚起了一個發自內心的,帶著一絲苦澀,卻又無比溫暖的笑容。
“咔!”陸川導演的聲音終於響起。
他從監視器後站起身,走到杜玉面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杜玉,你剛才那個眼神,很好。”陸川的語氣依舊平靜,但眼神中卻多了一絲讚賞。
“你演出了蘇雲內心的那份觸動和掙扎,很真實。”
【叮!成功演繹“初到山村的支教老師”,獲得導演陸川認可,經驗值+50!當前經驗值990/5000。】
只差十點經驗,就能突破一千了!
杜玉心中一喜,但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山那邊的歌謠》的拍攝,比他想象的還要艱苦。
這裡沒有五星級酒店,沒有精緻的餐食,只有簡陋的招待所和粗茶淡飯。
每天都要在崎嶇的山路上跋涉,還要忍受蚊蟲的叮咬和天氣的多變。
但杜玉沒有任何抱怨。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蘇雲這個角色之中,與孩子們同吃同住,去感受他們的生活,去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
他發現,在這種真實的環境中,他的表演也變得更加真實,更加有力量。
他不再僅僅是依靠系統屬性去“演”,而是開始真正地去“活”在角色的生命裡。
他與那些飾演山村孩子的小演員們,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那些孩子們,雖然沒有表演經驗,但他們的眼神純真無邪,他們的情感真實質樸,反而給了杜玉很多意想不到的刺激和靈感。
在一次拍攝蘇雲給孩子們上美術課,教他們畫畫的戲時。
一個飾演孤兒的小女孩,突然哭了起來,因為她畫的媽媽,怎麼也畫不像。
杜玉飾演的蘇雲,按照劇本,應該只是溫和地安慰她。
但那一刻,杜玉看著小女孩臉上真實的淚水,感受著她內心那份對母愛的渴望和失落,他突然覺得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觸動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