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市第三區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
這句,本該是笑點的臺詞。
在影片的最後,當劉啟,決定犧牲自己,點燃木星拯救地球時。
卻變成了一顆,最催淚的重磅炸彈。
電影院裡,響起了一片,壓抑不住的,此起彼伏的抽泣聲。
當最後的最後,地球終於脫離了木星的引力,帶著一道,藍色的長尾,重新踏上那條,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之旅時。
當片尾的字幕,緩緩升起。
影廳裡,沒有一個人,起身離去。
死一般的寂靜,持續了足足半分鐘。
然後。
“啪!”
不知道是誰,第一個,鼓起了掌。
下一秒。
雷鳴般的掌聲,轟然炸響!
經久不息!
……
上映第一天。
《流浪地球》的票房,出人意料地,沒有成為冠軍,甚至只排在了第三。
網路上,開始出現一些,唱衰的聲音。
“我就說吧,科幻片,在中國沒市場。”
“特效是不錯,但劇情太硬了,不接地氣。”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
一種,前所未有的,口碑發酵的奇蹟,上演了。
無數看過了電影的普通觀眾,自發地,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瘋狂地推薦著這部電影。
“哭死我了!今年春節檔,不看《流浪地球》,絕對是你最大的損失!”
“這他媽才叫工業!這他媽才叫科幻!什麼上海堡壘,給爺爬!”
“杜玉的演技炸了!他把劉啟的成長和蛻變,演得太好了!”
“我一個大老爺們,從‘點燃木星’開始,哭到電影結束!”
“我已經買了三張票了,要帶我爸媽,我朋友,都去看一遍!我們中國的科幻,需要支援!”
微伯,逗音,朋友圈……
《流浪地球》的相關話題,以一種,病毒式的姿態,席捲了整個中文網際網路。
票房,開始逆襲!
第二天,反超第二名。
第三天,登頂!
第四天,單日票房破五億!
第五天,總票房破二十億!
一週後,總票房破四十億!超越了,剛剛下映不久的,《唐人街探案2》。
最終。
它的總票房,定格在了一個,讓整個中國電影界,都為之失聲的數字。
四十六點八六億!
新的,中國影史票房總冠軍!
屬於“中國科幻”的,元年。
被一個,曾經最不被看好的“瘋子”,用最笨拙,也最真誠的方式,硬生生地,給砸開了!
而杜玉。
這個,在同一年,連續主演了兩部,票房分別位列影史第一和第三的,超級爆款的年輕人。
他的名字,徹底,響徹了整個亞洲。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