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將鞏永固帶到坤寧宮的旁廳,二人落座之後,便問道:“姑父,今來可好呀?”
鞏家在京城談不上大富大貴,也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好在樂安公主出嫁時,孃家自然配送了不少嫁妝,不會讓公主嫁過去吃苦受累,二人婚後生活也算得上是美滿幸福了。
被問及自身事宜,鞏永固急忙起身,拱手施禮道:“託聖上鴻福,一切安好,微臣有勞殿下牽掛了,已然感激至極!”
在駙馬爺眼裡,自己雖是崇禎皇帝的妹夫,可萬不能得罪這位未來的小皇帝。更何況人家現在就已經掌權了,雖頂太子之名,卻行皇帝之權。若是被對方挑出理來,那就得不償失了。
朱慈烺反感自家人動不動還要行這瑣碎的禮節,輕鬆愜意地向駙馬爺擺手:“姑父不必如此,方才姑父不是也看到了嗎,宮內一切如常,你我二人今晚只是閒聊,順便談點賺錢的生意,不知姑父是否感興趣?”
真要猶如士子一般的恭維寒暄,老子還找你幹嘛?
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去調戲一下球大臀肥的喜兒姐姐。
鞏永固再次坐下,小心翼翼地問起:“微臣不知殿下所指這賺錢生意為何種行當?”
太子這麼說,就意味著要讓自己為其效力,算是變相拉攏的一種方式。
至於這生意是否賺錢,其實並不重要,鞏永固對朝廷裡的拉幫結派很是明瞭。
自從他做了皇帝的妹夫,鞏永固一直嚴於律己,恪守本分,不加入朋黨,不蓄養甲士,不尋花問柳,一門心思地做好他的駙馬,算得上是好好先生了。
朱慈烺省得這位駙馬混亂猜測,便直接挑明:“本宮聽聞姑父崇尚文學,興趣雅緻,涉獵廣泛,喜好結交賢士,遊覽山河,堪稱我大明才子之典範。遂打算聘請姑父作為《京師日報》的社長兼總編輯,管理這家報社,不知姑父意下如何呀?”
由於這兩天宮門緊閉,勳貴王公又在宮裡設有眼線,經過多番道聽途說之後,宮外勢必謠言四起,藉機禍亂京城者想必大有人在。
朱慈烺必須在這時候用一種東西來控制住輿論走向,引導百姓的視聽,打壓居心叵測的各種勢力,剎住蠢蠢欲動的歪風邪氣,才能化不利為有利。
鞏永固若有所思,以其學識與觸類旁通的本領,想了片刻才推測道:“微臣駑鈍,不知殿下所指之物可是《邸報》?”
《邸報》就是大明的內部訊息文字版,主要涉及軍國大事與朝廷政令,也有少量的奇聞軼事,主要用來分發給各級官員們及部分珉眾來閱讀,內容包括對事情的敘述、分析、評論等等。
著名的崇禎欲派使臣與清議和,由兵部尚書陳新甲督辦一事,就是被《邸報》廣而告之,導致朝野震驚,舉國譁然。最後導致酷愛面子的甩鍋爹受不了大臣的攻擊,迫使陳新甲腦袋搬家來充當替罪羊。
朱慈烺明白鞏永固並非書呆子駙馬,至少懂得舉一反三,大致能猜出新報與《邸報》之間的關係,便解釋道:“兩相類似,《邸報》只是在官員之中傳播,圈子窄小,不利於百姓得知朝廷政令,以便安穩民心。《京師日報》顧名思義,就是每天都要出版與發行,面向公眾,有錢就能買到!”
大明在去年才實現了活字印刷大規模書刊報紙的能力,自己來的還算是時候,沒有趕上逗芘雕版的時代,不然空有宏圖大志,也先得耐著性子,逼著雕工去刻字才行……
《邸報》是通政司監督和出版的東西,對太子爺來說,這玩意一不能賺錢獲利,二不以正視聽,主要作用就是給下面的各級蛀蟲們通氣,一旦被流寇截獲,還能當成炫耀的資本。
所以說,與其改進《邸報》,不如另起爐灶,有了這個宣傳蘋臺,再讓駙馬作為自己的喉舌,招些屢試不中的秀才,大家聚在一塊就可以舞文弄墨,發點橫財了,豈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