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16章 夜晚報告

朱慈烺接過李繼周提上來的冊子,開啟一看,上面赫然列著王承恩所購的債券金額,高達整整五萬兩,哼笑了一聲,慨嘆道:“這個王承恩呀!”

佔大頭的其實是幾十個被嚇尿了的高階太監,比如王承恩,為了保住自己的腦袋,傾家蕩產也在所不惜,而且買地都是十年期的債券。想必有二十年期的,他也會全額購買。

當然,這點錢比起明英宗時期的大太監王振與正德朝的超級權宦劉瑾來說,還不算什麼。但根據內廷的俸祿標準,四品督領侍每月不過月銀八兩、米八斗、公費制錢一貫,收受如此鉅款,足夠推出去凌遲了。

發行紫金債券算是恩威並施,給這些人一條活路,讓大家明白,只要捨得掏錢,太子殿下是不會對他們趕盡殺絕的。識趣的自然會忙不迭地花錢消災,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可以去找高起潛他們作伴,數量不限。

作為內廷的實際權力分享團伙之一,高階太監的灰色收入是不可能避免的。所以堵不如疏,還是引導他們將錢花在正地方為妙。朱慈烺這裡的利息不算高,可債券時間一旦到期,再拿出來的話,便是乾乾淨淨的銀子了。

用紫金債券洗自己銀子的傢伙肯定不在少數,朱慈烺也就不點明瞭,因為沒這個必要。你們支援太子殿下渡過難關,那麼太子殿下也會適當地給予大家一定的好處,這種好處是大家不論如何都爭取不到的,雙方是互利互惠。

撇開這個會開炮的傢伙不提,朱慈烺又問起自己的跟班:“本宮身邊的幾個買了多少啊?”

太子身邊的宦官比不上皇帝、皇后、太皇太后身邊的同行,可也不算是囊中羞澀之輩。

即便提上去冊子,這件事情李繼周還是不會忘的:“啟稟殿下,張國元買了一萬兩,楊進朝買了一萬兩,奴婢亦買了一萬兩,待奴婢變賣外面的宅院,定將折來的銀子悉數購買這紫金債券!”

最後一句話就是這廝為自己表忠心了,甭管太子信與不信,李繼周都得誠懇道來。

因為即便同為內侍,大家也在暗中較勁兒,一萬兩隻是打底兒而已。

從目前太子對待公公們的態度上看,應該是買得越多,自己的腦袋就越安全。

等大家將宮外的宅院、珠寶、古玩字畫都買掉換成銀子,應該還會有第二波搶購風潮。

千金散盡能不能還復來還不好說,但絕對不能因為吝嗇銀子而把自己的腦袋給混丟了……

朱慈烺又想起東廠的那位廠長,翹著二郎腿,悠哉遊哉地問:“方正化買了多少?”

高升之後,有了下面的“孝敬”,想必很快這廝就能把買債券的錢都收回來了。

李繼周不敢遲疑,一五一十地恭敬回答:“啟稟殿下,方正化買了一萬兩!”

“嗯!”朱慈烺也沒想對新任廠公苛求太多,在人家身上挖礦是不對的。

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才是最為正確的選擇,還有很多土豪等著自己去啪啪呢。

朱慈烺覺得目前宦官和侍女的薪酬待遇較低,不能有效調動大家的積極性,所以進言道:“啟稟母后,兒臣以為眼下後邸內侍俸祿偏低,內帑雖不充裕,卻也不至如此不濟。兒臣懇請為內侍漲些俸祿,幅度不低於目前之五成,以撫眾心,還望母后恩准。”

即便用大家的銀子來給大家發工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往後還有更奇葩的事情呢。

作為後邸之主,斷然不可立即應允,漂亮親媽沉思片刻,才搭話:“後邸內侍眾多,牽扯甚廣,所耗銀兩巨大,此事非同小可,烺哥兒且容母后考慮一二。”

經過一番周折,銀子雖然有了,可花錢的地方實在太多,周皇后不得不為國事憂心忡忡。

兒子尚且年幼,豈知生活之難,若是大手大腳,不知節儉,這好不容易才得來的銀子,又要潑灑出去了。

古代太監和宮女(是指侍女,不是選美選上來的那批)都貪圖錢財其實是情有可原的,前者是用胯下的東西來換仕途,少了一種享受生活的方式,自然要多撈銀子來彌補。後者多出身貧苦,家境富裕的女子享福還來不及呢,怎麼可能進宮侍奉貴人。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