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太子殿下,奴婢願意買!”
見到大家都不為所動,王承恩急忙上前,主動求購,這樣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了。
朱慈烺看了看一臉憨厚的老胖子,心忖:老子喊了半天,就你一個有意購買的,這特麼也太冷場了吧?
一個賣家外加一個券託……
場面好尷尬呀!
方正化也不傻,見到王承恩在討好太子,自己也不能無動於衷,上前施禮道:“啟稟殿下,奴婢也願意買!”
若是沒有太子的提攜,方正化哪怕是獻出全部家當,也換不到東廠提督所坐椅子的一個腿,現在正是知恩圖報的好機會!
“啟稟太子殿下,奴婢亦願意買……”
侍奉太子的李繼周、楊進朝等太監自然明白也要出份力才行,決不能讓王、方二人搶了風頭,日後太子登基大寶,侍太子者皆為從龍之人,所以一個個都積極地很。
即便這筆錢日後無法兌現,也算是花錢買平安了,銀子沒了可以再賺,這腦袋要是掉了,可就再也安不上去了……
又多了幾個“券託”,小太子的臉色總算是和悅起來,恩准了一群各懷鬼胎的奴婢:“都到李繼周那裡申報,高階內侍以萬兩為基礎,中級內侍以千兩為基礎,低階內侍以百兩為基礎,全憑自願,不得強加!繼周要與本宮委派的女官核對清楚,一式三份,申購人保留一份,東宮自留一份,呈遞給坤寧宮一份。將申購人所購買的金額、時間、利息,都要一一記清,按十個指頭的手印,須認真詳實,不得有誤!”
這麼一畫線之後,那些富得流油的傢伙就算想要試水,都得砸進來幾箱子銀子才行。
明朝一兩為37.3克,取整即40克一兩,一萬兩就是40萬克,摺合後世約四百公斤,五十公斤裝一個箱子,也需要八個箱子才行。公公們不愁沒箱子裝銀子,因為他們就是幹這個的,斂財是他們的主業,副業才是給皇上賣命。
像王承恩一樣,從進宮開始算起,一路混到崇禎身邊的秉筆太監,怎麼也得二十年,這期間能撈到多少銀子,只有他自己知道,畢竟每位公公的斂財能力不同,不可相提並論。但毋庸置疑,後邸最擅長撈錢的,肯定是被砍了腦袋的王之心。為銀子而死,也算死得其所了,此舉何等壯哉!
“紫金債券”是朱慈烺靈機一動出來的名字,實物根本沒有,目前採取記賬式購買模式,申購者可以得到一個類似存摺一樣的賬本,反正只要人還在宮裡,就不用擔心什麼。哪怕賬本丟了,也能前來刷臉,別人撿到你的賬本,假如指紋對不上的話,不但提不出銀子,還得被砍掉腦袋。
大家暫時也不必擔心太子還不上錢,對高階內侍們來說,眼下用銀子換腦袋的這筆買賣還是划算的,即便日後太子耍無賴,大家也就當是為殿下盡孝心了。
朱慈烺可不會故意賴賬,要是到期還不上錢,被上千人一起隨時鄙視,自己還怎麼在大內裡行走玩耍啊?眾口鑠金,背地裡這麼議論自己是件很恐怖的事情。
有內廷的幌子外加太子的頭銜做擔保,再加上自己儘快上馬幾個利潤頗高的好專案,之後派駐親信監管開支,想必這樁沒有本錢的買賣一時半會兒還砸不了鍋。
之後就是李繼周與坤寧宮女官聯合記賬的事情了,朱慈烺請漂亮親媽與兩位姨娘移步坤寧宮,和她們還有要事相商。
等到大家均已落座,朱慈烺才當眾施禮道:“母后,兩位姨娘,如今父皇陛下仙遊未歸,而東虜與南寇都是我大明之敵,戶部早已吃緊,內廷開源節流已不可避免。兒臣斗膽請示母后與兩位兩位姨娘,在父皇陛下仙遊歸來之前,暫行節約之法。兒臣作為太子,須身先士卒,可暫停俸祿與所領物品,所須財物想先從母后這裡借挪,等待朝廷收支緩和之後,再行發放,並還於母后。”
說白了,以後老子就到坤寧宮這邊蹭吃蹭喝,連拿帶打包……
周皇后聽了大感欣慰,夫君已經算是節衣縮食了,沒想到長子比其父更懂得當前大勢,遂:“烺哥兒向來溫良謙簡,後邸各宮早已知曉,不想此番又能率先開節儉之先河,真乃我我大明之福,只是母后擔心此舉不免要制肘烺哥兒平日的花銷了。”
太子自己不拿俸祿不要緊,身邊還有一群跟班呢,光是近身伺候的太監就不下十個,這些人背地裡難免會有閒言碎語,漂亮親媽更擔心他們這些下人。
朱慈烺對此倒是不以為然,說不定從今往後,大家的收入更多了,表面上繼續保持謙卑的姿態:“母后無須擔心,兒臣自有辦法,只是今後每日三餐不免要叨擾母后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