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黑太子

第44章 煤山改名

煤山的俗稱更悲催,煤同黴音,作為本地官富二代於一體的超白金土著,朱慈烺尤其忌諱自家重大物品的名字與糟糕的字諧音,曾幾何時,甩鍋爹就是在這掛掉的,自己萬不能步其後塵。

老子搬不走這座山,改個名字總可以吧?

不然一出門就見到所謂的“煤山”,心情怎麼可能好得了?

本來還想改成景山,可轉念一想,或許有“坐井(景)觀天”之意,自己不能做井底之蛙,所以還是改成鴻山更為妥當。

倪元璐與王鐸、傅山、黃道周、張瑞圖並稱“晚明五大家”,據說字型驚奇,意勢十足,這次正是看看他筆力的好機會。不管怎樣,別寫的跟醫生診斷書似的就成。

如果這貨自恃清高,不買自己的賬,那就讓張瑞圖過來打個樣。

還不行的話,那老子就特麼滴自己動手。

大筆一揮,寫上Mountain-TOP!

“殿下言之有理,奴婢遵命,這就遣人將此石搬開!”

楊進朝馬上吩咐手下,不管力氣多大,先七手八腳地把這塊礙眼的石頭弄走再說。

如果在太子下山的時候,這塊石頭還戳在原地,那自己就要被殿下責罵一頓了。

一群小太監接到命令,立刻露胳膊挽袖子開始幹活。

朱慈烺說完也不做轎子,就自己慢慢走上去,算是觀賞兩邊的蒼翠景緻了。

不過依然前呼後擁,附近有上百號人馬,特別是內廠與東廠的藩子,幾乎是十步一哨。

隨著攀登的高度逐步提升,轉身望去,恢弘肅穆的紫禁城便可以盡收眼底,大小不一的宮殿由近及遠,錯落有致。作為帝國的統治中心,在鴻山上可以清晰的看到這座天威高貴的皇城規劃方整,主次分明,尊卑合理,秩序井然,盡顯皇權至上的超凡風範,乃是集華夏建築藝術與設計功力的巔峰之作。

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可能在五年之後變成李哥的快遞總部……

對朱慈烺來說,背井離鄉沒什麼大不了,澳洲那邊的風景說不定更好,卷錢跑路的成功機率是很大滴。

到一個沒有辮子、沒有流寇、沒有懟臣的宜人地方享受十幾歲就開始的退休生活,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

這誘惑真是無法阻擋的大!

但作為一國之太子,怎能忍心看到百姓慘遭鐵蹄蹂躪?

怎能忍心目睹華夏文明毀於一旦?

怎能忍心自己玩不到揚州瘦馬\u0026amp;豐滿妙婦?

可惜,可悲,可嘆也!

以後不論哪個入主紫禁城的傢伙,蠻橫無理也就算了,還不買門票,不給租金,而且要把老子當成小茶壺來虐待,搞不好還要被凌遲,這是本尊絕對不能容忍和接受的!

為了億萬大明百姓,為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為了那些投懷送抱的漂亮妹子,老子正式決定與諸多敵對勢力決一死戰,就這麼定了,這理由夠充分了!

“把本宮的望遠鏡拿來!”

即便站在山頂居高臨下,周圍沒有任何建築物遮擋,朱慈烺也需要藉助輔助工具來瞭望周邊地區,自己畢竟沒長鷹眼,不可能做到一目掃十里。

“……”

楊進朝對於這個陌生的名詞有些理解障礙,呆滯了兩秒鐘都不知所措。

“千里鏡!你滴明白?”

朱慈烺無奈之下只好換了同義詞,在這個時代還是千里鏡的名聲更為普及。

這時候的官方名字是窺遠神鏡,聽上去像是用來偷窺的……

“殿下息怒,奴婢瞭然!”

楊進朝一回身,向身後的跟班們耳語了幾句,馬上有小太監送過來太子要用的東西。

朱慈烺接過來仔細地端詳了一遍,身管都由全金屬的外殼包裹,拿在手裡很有分量,未拉伸時體長大約一尺不到,從金屬色澤來推斷,其材質應該是銅的。成年人無需太多力道便可拉開套筒,自己作為小孩,使用的時候當然要略顯吃力一些。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