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急於跑路的侯賽因鬱悶不已,最終搭乘一架螺旋槳小飛機離開了德黑蘭。
只要貼地飛行,加上木製飛機並不會大量反射雷達波,這就不容易被敵人發現。
速度還是車輛的一倍以上,能比坐車更快地抵達兩河流域,那裡將是侯賽因反攻的起點。
此舉無疑是非常明智的,他的車隊很快便遭到了導彈襲擊。
一頓電光火石般的爆炸之後,數百輛坦克、上千輛裝甲車或被氣流掀翻,或變成了燃燒的廢鐵。
大部分卡車都倖免遇難,因為這被導彈視為非高價值目標,不過油罐車被引爆之後,周遭車輛都不會有好下場……
當下還僅僅是大明王師發起的第一次攻擊,接下來還有第二、第三、第四次,直至確定車隊裡沒有高價值目標為止。
如若車隊裡的高價值目標太多,那朱慈烺便可以下令出動轟炸機群,對西逃的車隊實施地毯式轟炸,保證啥也剩不下!
朱慈烺不是沒這個能力,而是目前看來,暫時還沒這個必要。
在精確打擊下,侯賽因還能活著,要麼是他命大,要麼是他用其他交通工具跑路了,總不能是他開啟無敵模式吧?
朱慈烺在大禮包裡沒有找到這種玩法,除非只存在於波斯禮包裡……
那三個玩意都不願意主動投降,說明他們認為禮包比自身性命還要重要。
在波斯野戰部隊被消滅過半,裝甲部隊與水面艦艇遭到重創,聯軍部隊已經控制了百分之七十的陸地面積,侯賽因還生死不明之後。
對波斯的戰爭基本上也即將落下帷幕了,餘下的就是追擊殘敵,以及打蒼蠅一樣的治安戰了。
治安戰也不是高難度的工作,交給俄、印、英、西等召喚士兵就行了,到時候想必路易十四也願意幫忙的……
“哥們已經堅持不住了,你倆在旁邊看熱鬧呢?知道我這幾個月是怎麼過的麼?”
這是侯賽因近些天來最想說的一句話,他也實在是難以為繼了。
說好的支援馬上就到,這“馬上”是迷路了麼???
侯賽因不是很生氣,已經出離憤怒了,合著那倆耍自己一個?
早知如此,當初就不應該被那倆蠱惑,否則現在就可以聯合明軍來圍剿他們了。
師仁也不是完全閒著,而是在尋找機會,只是之前沒找到什麼好機會,而且憋大招需要時間。
什麼大招?
一次投放五個月的召喚武器的大招!
既然已經無家可歸了,師仁也決定在某個可以給予宿敵重創的地方給他來個天大的驚喜!
地中海東南部水域素來是奧斯曼海軍的地盤,但是今天,情況便截然不同了。
20艘輕型航母、15艘兩棲運輸艦、30艘神盾艦、16艘驅逐艦、80艘護衛艦、20艘補給艦、40艘潛艇赫然出現在這裡。
上千輛90式主戰坦克在89式步兵戰車、87式自行高炮、13式火力支援車的掩護下,從蘇丹港(亞歷山大港)向開羅方向挺進。
之前某些廢物聯手都沒有在非洲戰勝朱慈烺,師仁今天就是試試自己在這片土地上可否夢想成真,順便還能看看金字塔與獅身人面像。
埃及告急的訊息旋即被易卜拉辛獲悉了,他本以為在開塞利地區重創了以軍之後,接下來的戰事便會順利無比了,沒想到居然被倭軍給偷襲了。
此前自己根本就沒有收到關於倭軍的情報,現在居然成為了心腹大患,直接威脅蘇丹運河的安全。
而號稱世界第三的奧斯曼艦隊,剛剛遭到了倭軍艦隊的重創。
被擊沉了兩艘戰列艦、五艘巡洋艦、十七艘驅逐艦、三十二艘護衛艦,以及一堆輔助作戰艦艇。
揭暄獲悉此事之後,已經著手增援了,可是又擔心蘇丹運河被倭軍切斷。
朱慈烺也知道依靠易卜拉辛的實力,也就只能搞定大衛一個人。
如若大衛與師仁同時出擊,一個從陸地,一個從海上,自己的老朋友多半會吃敗仗。
眼看自己已經掌握了中東地區的進攻主動權,不能在這個節骨眼讓這個小團伙給翻身了。
當下尤以打擊師仁的艦隊為首要任務,而且在老朋友的地盤上,不能隨便扔核彈,還得用常規武器來解決問題。
首先,可以向戰區投送大量的海空軍部隊,這比陸軍趕往戰場要快得多。
其次,請門徒鄭成功出兵,波斯戰場就不需要他幫忙了,還是埃及要緊。
最後,將臨近戰區的地面部隊的大部分調往北非,後方留一些治安部隊就行了。
有機會使用彈道導彈的話,那還是要用的。
不過倭軍艦隊防空力量強大,前番已經見識過了。
對方防空能力最佳,反潛其次,反艦最差,是典型的守強攻弱型的艦隊。
較於攻守均衡的大明艦隊,這當然算不了什麼,可惜蘇丹運河估計是走不了了。
等揭暄的主力艦隊從非洲好望角繞一圈進地中海,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現在朱慈烺的希望就放在鄭成功與老朋友波洛上,先讓易卜拉辛的艦隊頂住師仁的第一波攻勢。
頂不住也沒關係,就是拼消耗,鄭軍艦隊與印加艦隊二十天就能趕到地中海,之間還有大明空軍的助戰。
眼下這場仗,沒有太多的陰謀詭計,多半都是實打實的硬碰硬。
打得過還好,打不過的話,除了蘇丹運河與尼羅河沿岸地區之外,其餘都是沙漠隔壁。
易卜拉辛自然知道是役的重要性,一旦讓倭軍在地中海坐大,恐怕自己的濱海都城都要被對方給端了……
凡是在地中海里還能投入作戰的艦艇,一律都要聽候命令,等待集結完畢之後,配合明帝國的空軍機群,給予對方強有力的打擊。
地中海的夏天是吃金槍魚的好時候,可惜面對危如累卵的形勢,易卜拉辛根本沒這個胃口。
隨著己方艦隊的敗退,地中海東部水域重新落到了敵人的手裡,大衛的艦隊又再度出現在海里。
易卜拉辛不想看到什麼,偏偏就會又看到什麼,實在是讓他感到無比惱火。
他此前斬獲的四個禮包裡,只有羅馬尼亞禮包每月可以召喚四艘“馬拉塞斯蒂”號驅逐艦與八艘“泰托爾”II型護衛艦,其他三個禮包連導彈艇都沒有。
一年下來也能攢四十八艘驅逐艦和九十六艘護衛艦,但在攻擊力強大的倭軍艦隊面前,這點玩意根本不夠看的,就跟紙糊的一樣脆弱不堪。
倭軍艦隊守強攻弱,那是對明軍艦隊而言,見到奧斯曼艦隊,那真是可以壓著打,而且還能一路追殺到對方的港口。
開戰不過三天,易卜拉辛接到的失利戰報加起來就比他的手掌還厚……
既然在海上吃了大虧,短時間內又沒辦法找補回來,易卜拉辛只能調派更多的地面部隊,寄希望於可以先行擊敗以軍,再讓己部沿著地中海東岸向西收復失地。
對朱慈烺來說,期待已久的獵物,總算是現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