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道夫的部隊沒有遭到核打擊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小腓特烈不同意讓老朋友對自己的國土發射核武器!
一旦這麼做了,那就意味著不但自己要損失城市和人口,還要面臨長時間核輻射的危險。
那還怎麼辦?
明軍轉戰東亞戰場至少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在此之前,某皇帝建議老朋友的部隊先進山打游擊吧……
利用浙江的山區地形,好歹還能苟活一陣子,否則堅守蘇南平原上的大城市,就等著被敵人給圍殲吧。
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你不同意我發射核武器,又想讓我出兵幫你,這就有點過分了。
之前,小腓特烈已經聯絡了漢諾威公國、梅克倫堡-什未林公國,還有遠在四川的符騰堡公國。
希望他們三家看在都是日耳曼人的份上,能夠在萬分火急的情況下伸出援手,拉兄弟一把。
對方都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也同意立刻出兵,但先期抵達普魯士境內的援軍數量不是很多,加起來還不到五萬。
事實上沒等進入普魯士境內,他們就被德軍的戰鬥機發現了,隨後遭到了猛烈打擊,死傷上千人之多。
聯軍也裝備了不少野戰防空導彈,在自衛時還擊落了近十架“颱風”戰機。
然而此舉招來了更加猛烈的報復,第二天聯軍便被近百架戰機炸了個底朝天……
敵方火力甚猛,哥幾個頂不住了,您先進山溝裡躲一會兒吧!
這直接導致了交戰的前半個月,戰場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長江以南的平原地區幾乎都被德軍佔領了,由於缺少登陸艦,普軍位於江北的地盤才得以保全。
朱慈烺透過偵察衛星瞭解到敵軍的大致情況之後,便制定了陸軍優先支援法國,海軍優先支援北美戰場的計劃。
東亞出現的五個玩意是法國、德國、荷蘭、奧地利、義大利,全都在大明故土上,倒是顯得非常熱鬧。
其他人是如何想的,朱慈烺或許不知道,但利奧波德家族應該又覺得自己行了,可以與世界霸主掰手腕了……
對於不服不忿之人,現在某皇帝都懶得派兵了,只要對方防空能力稍弱一些,那就直接用核彈伺候了!
一勞永逸,某皇帝既省事又省心!
全世界就老子有這玩意,老子就是這麼任性!
誰不服,請張嘴!
朱慈烺希望這五家千萬別慫,一旦對方認慫,自己反而不好下手了。
蚊子腿也是肉,遑論這是五個禮包呢!
那些所謂的老朋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讓自己出手的。
他們想要獲得大明帝國的幫助,又不想讓自己搶到禮包。
其實某皇帝在獲得了一堆禮包之後,已經對這波重新整理太大興趣了,除了美國的那個。
只要獲得美國禮包,某皇帝就基本滿意了,這才是最值錢的禮包。
可以說法、德、荷、奧、意加起來都不如美國禮包,那些對朱慈烺來說都相當於雞肋。
看在老朋友的份上,朱慈烺就不會輕易去跟他們搶食了。
至於最終誰能搶到,那就更憑本事了。
在此之前,先保住狗命再說。
路易十四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已經跑路塞上江南吃羊肉了……
巴黎丟就丟吧,只要保住狗命,在老朋友的幫助下,就不愁不能收復國土。
無非是眼前的敵軍的實力比印度土著更厲害,在惱火的同時也刺激了路易十四對其禮包的渴望。
這種心態就顯得很是矛盾,對方實力過強,自己打不過,容易被老朋友獨吞了。
對方實力太弱,自己還打不過,丟人不說,即便獲得了禮包,裡面的東西恐怕也不會太完美。
印加皇帝波洛就是這樣,儘管付出的代價很低,但禮包也不怎麼樣,對他來說只能算是勉強夠用,僅此而已。
路易十四羨慕嫉妒恨地認為該禮包最大的作用就是不斷生產36G的漂亮女兵了……
朱慈烺多多少少也有這種想法,但最起碼召喚出來的一堆卡車不花錢,運送物資是完全夠用的。
印加帝國在南美洲也沒啥敵人,還有大明王師的保護,其生存狀況比呆在東亞的這幾個玩意好太多了。
所以說人和人不能比,國與國之間最好也不要隨意攀比,不然能把某些人氣得整宿失眠……
同樣是發生叛亂,波洛沒費太大力氣就給彈壓下去了。
而路易十四這邊,形勢已經火燒眉毛了。
正牌法軍被山寨法軍打得節節敗退,潰不成軍。
而進入法國北部的明軍則行動相對遲緩一些,用朱慈烺的合理解釋就是生怕把禮包直接乾死!
老朋友的那點心思,朱慈烺可是太清楚了。
大明王師動作過大,對方生怕是來搶禮包的。
反之,那就會覺得磨磨蹭蹭,不願意來幫助盟友。
朱慈烺給萬禮的指示很簡單,那就是穩紮穩打,不求速勝,降低傷亡。
又不是在本國作戰,你著急幹嘛?
就算打爛了,那也是在法國境內……
總而言之,這次行動要按對方的意思來。
您覺得快了,那我軍就慢點!
您覺得慢了,那我軍就快點!
馳援盟友的態度要堅決而迅速,行動上則須謹慎而穩妥。
如果這樣您還不滿意的話,那不妨您自己來,別來求我!
拿破崙不是歐洲最厲害的軍事家之一麼?
趁這次機會,讓自己的門徒好好跟其切磋一番。
對付這傢伙,還不需要朱慈烺親自出手。
讓大徒弟代自己出戰,已經很給對方面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