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力量是無限的,但是群眾的智慧是需要被引導的。
對於這個時代的大明百姓來說,由於生產力低下的問題,讓這個時代的所有人開啟民智,那是不現實的問題。
而天幕播放朱允炆和朱祁鎮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是極大削弱了皇帝的威信力,也就是朱元璋是驅除韃虜的開國太祖,壓得住天下的議論聲。
若是被別有用心的利用,比如韃靼、瓦剌,比如後世的文官,那大明百年後的皇帝很有可能成為傀儡。
所以讓說書館這樣做的目的是有兩個。
一是透過妖魔化朱允炆和朱祁鎮神化皇帝,加強皇帝權威,二是利用這個皇帝權威。
以後的朱祁鑠是肯定要推動大明全方面的改革的,自古以來,改革的阻力極大,改革者的下場,不好。
為了掃清這些障礙,朱祁鑠只好暫時的透過神化皇帝來進行愚民,等到改革後的大明強大後,會自發的從下而上開啟民智。
這是朱祁鑠的計劃,一個極為宏偉的計劃,他想讓大明之人,人人如龍。
門外,羅貫中請求拜見。
“拜見殿下。”羅貫中恭謹道。
“孤讓你在這管理說書館,不讓你當官,你不會怪罪孤吧?”朱祁鑠笑道。
“能為殿下做事,已是草民的榮幸。”
“你的那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便改名為《三國演義》吧,然後依靠說書館的力量在整個大明發行,發行後的淨利潤,你拿一半。”
“還有你師傅施耐庵的《水滸傳》也是。”
“現在你二人的書在民間已經小規模流行,但流行廣度還是不夠。”
羅貫中較為激動,他和他的師傅,可以青史留名了!
甚至,他倆可能以後還會成為通俗小說文壇的鼻祖!
至於什麼淨利潤拿一半,他根本不在乎,能為明王辦事,已經是他的榮幸了!
“殿下,這是說書館在其他經濟發達城市的草擬方案,這是我同羅大人一同商議過的。”
吳大娘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方案遞給朱祁鑠,“經濟發達城市”這個概念,是朱祁鑠告訴他們的。
朱祁鑠拿過來看看,蘇州、杭州、松江,都是在應天府附近的位置,朱祁鑠注意到,羅貫中還特意寫上了北平、西安、開封。
後面還貼心地寫了註釋:北地脫離中原久矣,陛下收復中原前,漢人竟有“北人”“南人”之分,如今的北平、西安、開封,都被摧殘數百年,尤其是北平經濟凋敝,在這三地建設說書館大機率會虧錢,但此事政治意義極大。
“有心了”,朱祁鑠對羅貫中稱讚道。
這可比洪武三十年主持科考的兩個蠢貨聰明多了,那次科考春榜,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明代親王屬官名)白信蹈為考試官,他倆所錄51名全系南方人,無一北方人,然後被學子告發偏袒南方人,歧視北方人。
可能真的是北方久經異族摧殘文化水平比不上南方,也可能是真的偏袒南方人,但是,就算是前者,這兩人也是蠢,難道大明的天下只有半壁江山嗎?
所以啊,站在高位上,一定要看得深遠,這也是這些天朱祁鑠在朱元璋身邊學到的。
說書館設定在如今的北方,會虧錢嗎?朱祁鑠敢肯定會。
但是就算虧錢砸錢進去,對北方人的文化浸潤也要進行,大明一朝,總得把漢人還分“北人”“南人”這種說法給徹底消滅吧!
“此事孤允了,明王府會撥錢給說書館。”朱祁鑠揉了揉頭,突然感覺經濟壓力好大,發展大明,到處都要用錢。
工部做實驗要錢,搞文化要錢,打仗也要錢。
難怪老朱會發行大明寶鈔上癮……但是發行寶鈔,無疑是飲鴆止渴,民間的寶鈔,已經貶值不知道多少了。
他確實得想想在大明怎麼搞錢了。
朱祁鑠靈光乍現……要不提前開啟三角貿易算了……
反正以現在的航海技術,到達紅海是可以的,到達了紅海,南下再去非洲大陸,其實也行……
要知道,從前大唐萬國來朝的時候,崑崙奴(此詞語意豐富,本文單指黑奴)是很暢銷的。
黑奴賣給那些地主老爺可以得到不少的錢,還可以賣到歐洲,他們那邊如果真的也能觀測到天幕,受到天幕啟發,工業革命應該會提前開啟,也是缺少奴隸的。
然後等工部以後要是研究出了蒸汽火車,黑奴剛好可以物盡其用去鋪設鐵軌,還可以送去挖煤炭,減輕華夏子民的傷亡率。
唯一要考慮的,便是要防著黑奴在大明氾濫,朱祁鑠可不想,以後一個黑色的人,在那大喊“我是龍的傳人”“我為大明流過血”“我為大明受過傷”“我是大明最正宗的子民”。
聽到朱祁鑠同意撥錢給北方的說書館後,羅貫中和吳大娘都鬆了口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