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傳旨的那個小太監,見到中祖寫下這樣的三個大字,當場嚇得全身抽搐】
【就連中祖的手下們,都佩服中祖敢在聖旨上寫下這樣的字】
【朱祁鎮想讓中祖交出兵權,讓中祖成為待宰的羔羊,可中祖怎麼可能是那種愚忠的人呢】
【根據探報,瞭解到朱祁鎮還沒有對景泰帝下殺手,也不敢下殺手,所以中祖對京師的情況稍微放心了一些,他打算先撲滅“建寧之亂”,再北上勤王】
【而朱祁鎮呢,忙著在清算京師中不忠心他的勢力】
【他奪權後,第一件事,竟然是給他之前的親信太監王振立碑,並在北京智化寺內立“旌忠祠”刻碑祭祀】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朱祁鎮在被瓦剌抓走,進行留學的期間,他多次提到“恨王振”,說王振害了他之類的話】
【例如《明實錄·堡宗實錄》卷184記載“皆因臣下(王振)所誤,非我本意。”】
【還有景泰年間,明朝使臣李實赴瓦剌談判時,朱祁鎮對他直言:“此番災禍,實因王振專權所起。彼時文武大臣皆不能制,致有今日。”】
【現在重新奪取皇位後,他又可憐起來王振了,這個對他最忠心耿耿的人】
【是朱祁鎮人格分裂了?不不不,只是他知道怎麼說話對自己最有利,為此,他可以背叛一切對他好的人,他從一開始就是一個極度虛偽的人】
【那他現在要給王振立碑,其實也是因為這樣可以收買臣子的心,告訴臣子,他是個感恩的皇帝】
【玩弄權術,心地奸詐,朱祁鎮也】
【大家一起來看看朱祁鎮是怎麼重新謀奪皇位的吧】
京師,皇城,南宮,已是夜深了。
孫太后來到了南宮,將朱允炆寫的一封信給了他。
上面寫道:
[太上皇現在被囚禁如同牲畜,母族盡滅,太后受辱,仰仗他人臉色行事,終日小心翼翼,但那景泰的皇位,還不是繼承的你的嗎?]
[當初說好了,景泰只是暫代神器,可現在卻不肯退下,這難道不是對你的欺騙嗎?]
[現在天下半壁江山已被我佔據,朝野上下,唯有滇王手段、計謀上乘,現已困於南方,無力北歸,太上皇不妨清掃篡逆,君臨天下,南北夾擊共滅滇王]
[從此平分天下,一起再造大明朗朗乾坤]
看完朱允炆的信後,朱祁鎮的臉色陰晴不定,他非常想重新當皇帝,但他下不定決心。
他怕死,他覺得現在不是最佳的時機,若是他失敗了,他絕對會被滇王殺了。
看出了朱祁鎮臉上的猶豫,孫太后臉上寫滿恨意:“兒,建文偽帝說的對,這次是絕佳的機會。”
“我們孫家,可是被那個賤人屠的乾乾淨淨,連地上的蚯蚓都被砍成了兩段,雞蛋蛋黃也被搖得散了。”
“若是讓他平定建文偽帝的叛亂,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了,你和我,一樣都會死!”
朱祁鎮被這番話刺激得雙眼通紅,壓著嗓子道:“娘,我們的人,還信得過嗎?”
“放心,徐有貞、石亨、曹吉祥,都是我們的人。”
“現在文官、武將、閹黨,都有我們的人,我們只要成功了,就可以慢慢殺掉滇王,為我們母子報仇!”
孫太后一邊說著,一邊把手指嵌入到自己的掌心中,他恨朱祁鑠恨到了極點。
他和朱祁鎮始終認為,就是朱祁鑠的那句“亂大明者,必太子也”,才導致了他們母子會這麼悽慘。
若是沒有那句話,朱祁鎮便不會爭強好勝,便不會御駕親征被迫留學。
朱祁鎮咬咬牙,狠道:“那請母親找個時機,讓大臣先攻進南宮,然後您再下懿旨,讓我以太上皇的身份監國,現在還不能廢除景泰帝。”
朱祁鎮的眼中閃過忌憚,他害怕朱祁鑠,而且朱祁鑠的手中還手握二十萬大軍。
他想先用景泰帝的名義慢慢瓦解朱祁鑠的勢力。
“好!”
“于謙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