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藩王,必須配合本王,否則一律視為謀反!”
“另外,到民間宣傳陛下已經被控制的訊息。”
朱祁鑠握緊手中的衣帶詔,重重地說道。
【就這樣,衣帶詔到了中祖的手上,他有了繼承皇位最大的法理】
【同時,他也有了攻打應天府和順天府的法理,現在的他,是最名正言順的】
【另外提一嘴,朱驥這個只想進部的賭狗,因為這次的功績,在之後的論功行賞中,中祖直接給他封了一個侯】
【而那幾個拼死用生命把衣帶詔弄出皇宮的太監,也被封侯,並且被立碑,這幾個太監有家人,他們的爵位被家人繼承】
【這幾個太監,真是賺了,族譜單開一頁,成為家族老祖宗了,這樣的太監才是值得立碑的,那王振被立碑,是什麼玩意兒】
大明——
“嘖嘖,這個朱驥是個官迷,但對明王還真是忠心啊……”李善長感慨道。
“就是因為他是官迷,所以他做的選擇,全部都是最理性的選擇,在當時,就算是應天府和順天府都沒了,也是祁鑠的勝算最大。”
朱元璋笑道,坐在被五花大綁的朱棣的背上,砸一拳下去,發表自己的看法。
朱元璋嫌棄朱棣的話太多了早就用布匹堵住了他的嘴,被堵住嘴的朱棣,只能“嗚嗚、嗚嗚”。
好像在說:“老登,我是不會屈服的!”
群臣嘴角抽搐。
當然,還有人比他們嘴角更抽搐。
奉天殿的史官,在糾結到底記不記這段歷史,不記錄吧,後人要是不能看到這段歡樂的畫面,他們兩個是心裡真的是不舒暢,有種全身毛孔堵塞了的窒息感。
要是記錄吧,他倆總感覺他們的九族在閻王的生死簿上忽閃忽閃的。
兩人對視一眼,一咬牙,幹他丫的,記,必須記,和讓後世子孫看到這段歡樂的畫面相比,他們的九族算什麼,不要了!
群臣各自發表看法,對這個衣帶詔事件感到欣慰,只有朱標悄悄來到朱元璋的旁邊,弱弱地說道:
“爹……你能不能讓兒子我省心點……”
“這若讓後世人知道……”
朱元璋一斜眼,不理會,“哼。”
“永樂大帝!隨朕衝鋒!”
朱標嘆氣,看來,咱這個仁厚的太子,只能威脅奉天殿的那兩個史官時刻銘記刪除鍵了。
他怎麼感覺,他朱標成了朱家的大家長了,自從天幕播放到他們大明後,他們朱家的畫風就逐漸不對勁了……
幾天後,在朱祁鑠的軍營裡。
朱祁鑠經過朱元璋同意後,在奉天殿上安插了探子,這幾個探子把奉天殿上的事情事無鉅細的告訴了朱祁鑠。
朱祁鑠聽到朱棣被五花大綁,朱元璋坐在他的背上後,大笑。
“笑死孤了……”朱祁鑠捂住肚子翻滾。
然後他拿出了筆,寫下了奉天殿的這次事情經過,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生動地描述了朱元璋和朱棣的“父子情深”,並對此表達了看法。
而另一邊,在朱標軟硬兼施的威脅下,兩個史官抑鬱地刪除了那天的記載。
“唉!”x1001
“唉!”x1002
自從刪除掉那段記錄後,兩個史官嘆氣嘆了整整一天了。
按照他倆對朱標的說法,他們連九族都搭上,也不是為了讓自己青史留名,就為了給後世一個歡樂。
可惜,還是坳不過朱標,只好刪了。
兩個史官都見到了對方的死氣沉沉:“唉!”
齊聲道:“有的史官雖然活著,卻已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