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萬千百姓十分的生氣,他們竟然成為了皇位爭奪的犧牲品。
朱祁鑠見到天幕中朱允炆這樣的操作,久久沉默無言,他沒有想到,原有的世界線中,如果他不去爭那個皇帝,大明的百姓會過得那麼的慘。
這天下……看來只能他當皇帝了。
天幕——
【大河決堤了】
【肘擊中原五千年的大河,原本正在沉睡中,卻在大明的皇位之爭中,提前甦醒】
【其實那會中祖想到了這個可能性,要地方官員密切關注大河動向,但中祖也沒有想到,那鎮守河堤的官員,七成以上都被朱允炆的白蓮教洗腦】
【奔騰不息的水體淹沒了一個又一個房屋】
【沒有辦法的中祖,只能先放棄對白蓮教的剿滅,調集中原附近的所有大軍進行救災,同時上報朝廷】
【景泰帝知道後非常震驚,但也非常關心中祖的安全,要知道在古代,發洪水也意味著伴隨著瘟疫,現在整個大明,中祖算是半個主心骨,可千萬不能感染瘟疫】
【於是景泰帝要中祖先回京,他要派遣其他人來賑災,景泰帝說,江山社稷與天下傾覆,比中原地區的災民要重要】
【景泰帝的這番做法,確實是最理智的行為,若是中祖不幸感染瘟疫,那大明可就慘了】
【中原受災,總比好過整個大明天下傾覆要好,而中祖是那個守護整個大明天下不被傾覆的人】
【但中祖是誰啊,他是我們現在浪漫主義的代名詞啊,他說他有辦法預防瘟疫,現在中原受災,他若在此時離開,豈不是會軍心大亂,也是拋棄大明子民】
【他還說:“天下萬民,本王為其立命,不以路難而避之,不以道險而退之。是故萬物身性,仁義之國,柱石之臣先擔之;德化之朝,臺鼎之尊首膺之。”】
彈幕——
“當初就是因為這句話徹底粉上中祖的,他是真的愛民啊!”
“真的!中祖在那個時代真是出淤泥而不染,簡直就是道德楷模,朱允炆和他比起來,簡直就是笑話啊。”
“呸,朱允炆什麼檔次,也配和中祖相比。”
“唯一的煩惱就是中祖留下的文章太多了,背不完啊……真的背不完!”
大明——
無數的百姓,因為朱祁鑠沒有選擇離開放棄他們而臉色稍稍緩緩。
他們都知道,景泰帝說的沒錯,朱祁鑠離開中原不不救災讓別人來救,那是理智下來的最優解。
但是人們大多都是感性的,誰會願意被自己效忠的大明皇室拋棄呢。
應天府的說書館,一向能說會道的大娘這會都沉默了,她也不知道該如何解說了。
直接罵現在的皇室?她只是想賺點錢,並不想被誅九族。
天幕——
【瞧瞧中祖這對待百姓的態度,再看看朱允炆,還有那些貪墨銀子、踐踏良田的袞袞諸公的態度,簡直就是白紙遇到黑墨】
【當然了,也正是因為中祖這種對待百姓的態度,日後他在征戰西方的時候,所到之處的人們無不稱呼他為“天可汗”,直接獻城投降】
【後面美洲大陸打通後,甚至就連美洲的土著聽說了中祖的故事後,也要來大明的京師求學,嚮往大明】
【這就是所謂的人格魅力吧】
【中祖拒絕了景泰帝的命令,留在了中原賑災,並且制定出了一些防瘟疫的法子,大大減少了因為瘟疫死亡的群眾】
【這場救災,持續了整整兩個半月,中祖也從一個面板白皙的王爺,變成了黝黑黝黑神似老農的漢子】
【他是真的在這場救災中盡力了,手上和腳上多處受傷,甚至一度感染風寒,在病床上指揮著賑災】
【有傳言,中祖晚年的雙腿一直疼痛難忍,就是在這一次的救災中雙腿浸泡在水中太久了留下的後遺症】
天幕幻化出朱祁鑠在水災中指揮著軍士救災的場景,看到了朱祁鑠為了救災五天五夜幾乎沒有合攏過眼的畫面,大明的百姓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害他們的是他們朱家的人,救他們的也是他們朱家的人。
按道理來說,功不抵過,而且這災難就是他們朱家的那個朱允炆帶來的,他們應該恨,可是天幕中這個中祖的人格魅力,實在是太大了,而且,他是真的為他們著想……
【到了救災的尾聲,中祖長長撥出一口氣,以為就要結束了】
【他也打算回京師了,這幾個月,他可是一直緊繃著神經】
【然後,他的手下就告訴了他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