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意味著,國祚綿延數百年的大魏自此宣告了滅亡。
……
又一月。
在留下一部分士兵駐守關鍵城池過後,姜凡便率領餘下士兵班師回朝。
咸陽城外。
提前得知訊息的嬴政,早早的率領著一眾文臣武將來到城外迎接。
很快,姜凡率領的兵馬便出現在了嬴政等人的視角範圍之內。
剛一出現,隨行的禮官便吹響了來自遠古的號角。
“嗚——”
一道接一道的號角隨即出現。
緊隨其後的,則是聞訊而來的百姓那歡呼之聲。
在秦國那特定的軍功進爵制的影響之下,秦國百姓並不厭倦戰爭,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十分的渴望戰爭。
原因很簡單,哪怕那些本身不參軍的百姓,在自身親人參軍立功的情況下,他們也能夠獲得極大的利益。
而這一次將魏國國祚斬斷,也意味著將會有數量眾多的新貴產生。
因此,哪怕沒有嬴政召集,他們也自發的來到了城外迎接。
“恭迎國師大人得勝歸朝!”
待到姜凡率領一眾士兵來到跟前過後,百官們紛紛朝著姜凡一拜。
緊隨其後的,則是在侍衛簇擁下不急不緩朝著姜凡走來的嬴政。
“政兒拜謝師父!”
這一幕,徹底的將在場的氣氛點燃。
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齊齊高聲呼喚。
“恭迎國師大人回朝!”
“恭迎國師大人回朝!”
……
聲音綿延不斷,經久不絕。
而遠處的史官,在瞧見這一幕之後,也是快速的利用毛筆,在竹簡上方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政元年,國師率軍東進伐魏,三月後克敵斬祚,回朝之日,王躬身而拜,萬民喜迎。)
咸陽宮。
一番論功行賞過後,姜凡與嬴政單獨面坐。
“政兒,此番伐魏,我軍雖無太大犧牲,但軍民將士均有疲憊之心,因此,短期內,切莫再起紛爭。”
“政兒知曉了,師父放心,接下來我會好生髮展民力的。”
聽到這話,姜凡微微笑了笑。
“如此再好不過。”
隨後,他話鋒一轉:“政兒,你可知曉韓國有一人,名為鄭國?”
“鄭國?”
嬴政思索了片刻,隨後便道:“政兒不知。”
“此人當有大才,若是政兒將其收入囊中,定可奠下登頂之基。”
聽著姜凡這鄭重其事的話語,嬴政明白了過來。
“師父放心,我立刻派人去韓國將這鄭國給請回來。”
嬴政說這話的時候頗有底氣。
要知道在如今的六國當中,唯一能夠與秦國抗衡的,也就只有大江流域的楚國罷了。
至於韓國?
不過是些許彈丸之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