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思緒稍稍一轉動,便大概的猜測到了嬴政此番尋找他的原因。
“看來那鄭國應該是被帶回來了。”
現如今,嬴政並不會什麼事都來找姜凡,唯有對方拿不定主意的時候,方才會前來尋找。
而目前能夠讓嬴政特地來尋姜凡的事情,恐怕就只有這件事了。
當然。
事實也證明了姜凡的猜測並沒有出錯。
當他到達咸陽宮時,便發現文武百官分列在兩旁。
而在大殿中央,則有一名身著布衣的男子。
“看來中間這位便是鄭國了……”
念頭微閃下,姜凡朝著臺上的嬴政微微拱手。
“參見王上!”
為了避免影響嬴政的威信,姜凡並未居功自傲。
“師父,上次不是說了嗎?這些凡俗禮節咱們就沒必要去遵守了。”
雖然只是拱手,但嬴政心裡還是有著幾分雀躍。
姜凡微微一笑,並未作答。
而嬴政也很快講起了正事。
“師父,此人便是鄭國,先前在你到達之前,我便考校了一下他。他提出在關中地區修建一座水渠,說是水渠建成之日,我關中地帶將再不缺糧食,你覺得此舉如何?”
聽到鄭國與歷史一樣提出了關於鄭國渠的想法,姜凡再度仔細打量了一番站在大殿中央的鄭國。
此人雖身著布衣,但其裸露的面板卻極其黝黑,但他的手掌又出奇的發白。
“看來這鄭國先前真是一水工。”
想罷,姜凡便道:“這水渠規模如何?”
嬴政望了望鄭國,後者心領神會,當即拱手說道:“啟稟國師大人,小人慾將涇水與洛水相連,經小人推算,其長度約為三百里,若是投以萬人的話,僅需十年便可建成。”
聽著與歷史相差無比的回答,姜凡心中暗暗點了點頭。
“我知道了。”
他並未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他想要考察一下如今嬴政的戰略意識。
“王上覺得此舉如何?”
聞言。
座位上的嬴政稍作思索,隨後便給出了答覆。
“在師父未曾到來之前,我曾與群臣有過討論,有人認為,此舉工程極大,見效又慢,乃是韓國對我們的疲敵之術,切不可聽信鄭國這外姓之臣一面之詞。”
“也有臣子覺得修建這水渠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良策。”
“而我覺得,如今咱們剛剛拿下魏國,應以休養生息為主,因此,我內心對於此事是贊同的。”
聽著嬴政的分析,姜凡微微點了點頭。
“既然王上心中已有定策,那為師便不再多言了,王上只需要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做便是了。”
說完之後,姜凡又將目光轉移到了一旁的鄭國身上。
“可有這水渠的設計圖?”
聽聞此言,鄭國當即從自己的衣袖當中取出了一頁皮紙。
“國師大人請看。”
姜凡神識微動,將皮紙拿到了手上。
僅是一眼,他便將其全然記憶在了腦海當中。
“王上,修建水渠之事便交給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