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了老臣,走了老皇帝皇后,餘下的不是順從於寧安王,圖謀雞犬升天的大臣,就是不知所措的禁衛軍。
最後,到底是隨波逐流了。
在這血腥瀰漫的夜晚,無奈從了寧安王的淫威,陪他在這燈火輝煌的皇宮之中,做著他的帝王夢。
翌日,豔陽高照。
老皇帝龍袍冠帶,手捧玉璽,並著皇后,李總管、宮女,在浩浩蕩蕩的御林軍的護衛下,乘著御攆,一路逶迤到了位於京郊明皇山的皇祠。
昨夜的一場動亂,攪的是人心惶惶,此番見了同樣乘著御攆的寧安王,百姓議論紛紛,都道是要改朝換代了。
誰稱王稱霸百姓不關心,只關心的是他們的小日子能不能好過?
話說,這晉文帝雖說不大靠譜,但到底大晉朝這些年來風調雨順,無有徵戰殺伐,老百姓卻也算是安居樂業。
哪裡能想到,晴天霹靂?
這前腳聽說鎮國公楚雲遇刺性命垂危,接著就傳來西域王聯合回部各族作亂,平西王率眾武將出徵一事,昨夜皇宮裡更是廝殺的天翻地覆。
一切種種,如今看來,怕不是都有跡可循?
結論:寧安王造反了!
結果:誰也不敢吱聲!
只有幾許不怕死的好事之徒,悄咪咪的跟著去了明皇山看熱鬧。
而照理說來,皇祠,也叫太廟,該是建在皇宮附近的。只不過大晉朝建國之初,有一術士稱明皇山是龍宮寶穴,皇家自然不願這等風水寶地落入旁人之手,故而就將此劃歸皇家,後又建造了這恢宏巍峨的皇家祠堂。
素日便是有重兵把守的,眼下更是裡三層外三層。
除卻老皇帝身邊的宮女太監,盡數都是寧安王的人馬。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寧安王讓自己麾下東營的十五萬人馬,兼著秦傲天北營的十二萬人馬,將個明皇山,圍的是水洩不通。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