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召喚之帝途霸業

第10章 面見蔡邕

181年的蔡文姬,正值豆蔻年華,尚未經歷後來的顛沛流離。

對於這位“東漢第一才女”,他雖無過多綺念,卻也想親眼見見這位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奇女子。

畢竟每一個三國小說中,主角第一站就是洛陽,而蔡文姬多半是女主之一。

次日清晨,李義山帶著劉明與姜臣前往蔡府。

剛到巷口,便見一座不算奢華卻雅緻的宅院,門前掛著“蔡府”匾額,只是門環上的銅綠已有些厚重,透著幾分清寂。

門房通報後,很快便見一位身著儒衫、面容清癯的老者迎了出來,正是蔡邕。

【蔡邕:統帥59、武力59、智力86、政治85、魅力91】

劉明也是用系統探查一番,五維中規中矩,但也屬於一郡之才。

他雖年近五十,眼神卻依舊清亮,見到李義山時,先是一怔,隨即拱手笑道:“原來是青山兄啊!多年未見,竟來洛陽了!”

“伯喈兄別來無恙?”李義山亦拱手還禮,打趣道“此番帶劣徒前來,一是拜訪老友,二是讓小徒見識見識有名的蔡大家”

李義山見狀,介紹起來:“這是在幽州新收的徒弟劉明,燕剌王劉旦的後裔,漢室宗親”

蔡邕,聽完,也是驚訝了一下,問道“可是做出《憫農》的琢郡神童”

“沒錯”

隨後蔡邕的目光落在劉明身上,見這少年雖年幼,卻身姿挺拔,眼神清澈,不由點頭:“果然氣度不凡”

他又看向一旁的將臣,“沒想到阿臣,都長這麼大了”

姜臣自幼跟隨李義山,自然是認識,隨後拱手,尊敬道“見過,蔡公”

蔡邕雖有疑惑,卻未多問,將三人請入府中。

落座後,談及朝政,蔡邕不由扼腕:“如今陛下沉湎西園,宦官賣官鬻爵,連三公之位都標價千萬,這般下去,大漢危矣!”

李義山輕嘆:“大勢如此,非一人能挽。倒是伯喈兄,去年流放歸來,更該保重自身。”

正說著,忽然聽得內院傳來一陣琴聲,如清泉漱石,悅耳動聽。蔡邕笑道:“是小女琰兒在練琴,讓她出來見過先生。”

片刻後,一位身著素裙的少女走了出來,梳著雙丫髻,眉眼清秀,雖稚氣未脫,卻已顯露出幾分風華。

她向李義山與劉明行禮,聲音清脆如鶯啼:“見過先生,見過這位公子。”

【蔡琰:統帥39、武力43、智力85、政治79、魅力98】

蔡談的五維也是和他父親蔡邕一樣,但是他的魅力已經到了王級,果然是大漢才女,音樂、詩詞精通,又是創作出《胡笳十八拍》的人,真是實力是有的。

劉明還禮,心中暗贊:果然不愧是才女,舉手投足間自有書卷氣。

蔡文姬見劉明年紀與自己相仿,卻神色沉穩,也不由多打量了兩眼。

李義山笑道:“琰兒琴藝精進,伯喈兄好福氣啊。”

蔡邕捋須而笑,眼中滿是欣慰。

一番閒談,談及洛陽文風日漸頹靡,蔡邕忽然溫和提議:“後天,我會在寒舍辦一場文學交流的小聚,青山兄既來洛陽,一來敘舊,二來也能讓後輩們聽聽長者教誨”

李義山聞言笑道:“此乃美事。

正好讓明兒見識見識洛陽才子的風采,省的他驕傲自滿。”

兩人相視一笑,當即定下後天巳時,就在蔡府後院的小聚。

受邀學者都是洛陽有名、有才的小輩,而受邀的點評的皆是盧植這樣的大儒大儒,或是幾位在朝中正直的官員,皆是蔡邕信得過的人。

“人不多,也就七八位,都是知根知底的,省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蔡邕特意補充道。

他深知如今洛陽暗流洶湧,人多眼雜易生事端。

李義山自然明白他的顧慮,頷首道:“如此最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