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第一縷晨光刺破陳留郡的夜空時,黃巾大營驟然沸騰起來。
號角聲劃破寂靜,旌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數萬大軍分三路有序開拔,塵土蔽日的行軍隊伍在曠野上拉出長長的陣線。
第一路大軍由趙雍為主帥,肥義為副將,嬴政充任軍師,點起三萬兵馬佯攻酸棗。
此路兵馬是由推行“胡服騎射”的趙武靈王趙雍所統帥,而贏政只能當個軍師起到輔助作用,畢竟贏政統帥太低了。
嬴政雖然在統帥上難擔大任,卻能以權謀智計輔佐,負責排程糧草、分析軍情,恰好與趙雍形成互補。
大軍行至半途,趙雍便已依嬴政所獻之策,派出數十名細作混入酸棗城外打探訊息,並讓麾下士卒脫下甲冑,換上百姓衣服,輪批進入城中。
第二路則是六千鐵騎組成的突襲隊,由龍且為主帥,鍾離昧為副將,不設軍師,只配了數名悍勇武將。
這支部隊的目標明確,那就是奇襲雍丘,截斷漢軍糧道。
龍且與鍾離昧皆是項羽麾下最擅奔襲的猛將,兩人率鐵騎在官道上如一陣黑色旋風掠過。
他們深知此戰關鍵在於“快”與“狠”,既要不驚動沿途守軍,又要在雍丘守將反應過來前攻破糧倉,故而連斥候都只能派出最精銳的數人,遠遠探路。
第三路作為主攻部隊,由項燕任主帥,黃巢為副將,軍師範增隨軍參謀,統領六萬主力直逼陳留城。
項燕跨著戰馬,手持兵符排程各部,老將沉穩的氣場讓整個隊伍如磐石般嚴整。
黃巢則親率三千精銳為先鋒,腰間橫刀映著晨光,時不時勒馬回望,他雖屈居副將,卻也明白陳留城的重要性,一路催促進軍,生怕慢了半分。
范增騎馬立於項燕身側,目光掃過前方的地形,不時低聲提醒:“此處地勢低窪,需防漢軍設伏。”
三路大軍的主帥名單攤開,明眼人都能看出黃巾的窘迫。
真正能獨當一面的統帥幾乎全來自六國後裔,黃巾自家將領中,除了黃巢勉強能挑起大梁,其餘人竟無一人能統帥萬人大軍。
這種“外強中乾”的困境,像一根隱刺紮在張角心頭,卻也只能寄望於此戰告捷後,能借著勝勢提拔些自家人才。
當陳留城的城樓出現在第三路軍的視野中時,項燕舉起令旗,全軍驟然停下腳步。
晨霧漸漸散去,城牆上漢軍的旗幟清晰可見,一場決定兗州命運的血戰,已在城下拉開序幕。
陳留城頭,一名守城士兵正揉著惺忪睡眼,剛要打個哈欠,眼角餘光卻瞥見地平線處湧來黑壓壓的潮水。
那是數不清的黃巾士卒,旌旗如林,甲冑反光在晨光中連成一片,嚇得他瞬間清醒,連聲嘶吼著招呼傳號兵:“敵襲!黃巾大軍殺過來了!”
傳號兵早已瞧見那駭人的陣仗,瘋了似的撲向鼓架,掄起鼓槌拼命猛敲。
“咚咚咚——”
急促的戰鼓聲如驚雷炸響,穿透陳留城的晨霧,將剛從睡夢中驚醒的將領們一個個拽到城牆之上。
盧植身披鎧甲,手按城垛,目光凝重地望著城外。
曹操負手而立,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鬍鬚,眼神裡滿是審視。
袁紹、袁術兄弟並肩站著,臉上帶著幾分倨傲,卻也難掩緊張。
連一向沉穩的王莽,此刻也眉頭緊鎖,望著那望不到邊際的敵軍陣列。
此次朝廷大軍以盧植為帥,護烏桓中郎將宗員為副,曹操等人則分領五校兵馬,共同鎮守這重要城池,畢竟陳留一破就是司州。
忽然,曹操低呼一聲:“那是誰?”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黃巾陣前,一名身材異常高大魁梧的青年騎著匹通體烏黑的戰馬,手中拎著一柄造型沉重的大戟,最令人心驚的是他那雙眼睛——
竟是罕見的重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