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召喚之帝途霸業

第20章 劉明出擊,蒙驁之御

隨著黃巾軍與六國之人的持續擴張,各地郡縣接連淪陷,致使朝廷開始的反擊終成頹勢。

而東漢朝廷再次進行應對措施:一面緊急徵兵,一面頒佈剿賊檄文,號召天下共討逆賊。

同年三月,朝廷改元“中平”,漢靈帝任命何進為大將軍,令其坐鎮洛陽,總攬平叛事宜。

為固守城防,朝廷又調左右羽林五營士兵屯駐都亭,修繕兵器,嚴密鎮守京師。

同時在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京都周邊關口設定都尉,增派兵力駐防,構築起環繞洛陽的防禦圈。

詔令傳至各州郡後,要求地方官即刻整軍備戰,訓練士兵、清點武器、召集義軍,全力抵禦叛軍攻勢。

此時,皇甫嵩向朝廷上書進諫,提出二項關鍵建議:解除黨錮之禁,釋放被牽連計程車人。

拿出皇宮內庫的錢財及西園良馬犒賞軍士,以提升士氣。

與此同時,宦官呂強也向漢靈帝進言:“黨錮之禍積怨已久,若這些被禁錮計程車人被逼無奈,與黃巾軍合謀,屆時天下恐無藥可救。”

漢靈帝採納了二人的建議,於壬子日頒佈詔令:大赦天下黨人,允許被流放的黨人及其家屬返回原籍。

要求朝中公卿捐獻馬匹、弓弩等軍備,同時下令推舉將領子孫及民間熟知兵法韜略之人,前往公車署接受朝廷面試,以備選用。

在部署防禦的同時,朝廷派出精兵分路鎮壓叛亂:盧植率領副將宗員,統領北軍五校士兵,奔赴北方戰線,專門應對張角率領的黃巾軍主力。

皇甫嵩與朱儁各領一軍,整合北軍五校、三河騎士及新招募的精兵勇士共四萬餘人,合力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朱儁又上表舉薦下邳人孫堅為佐軍司馬,令其招募鄉里少年,並整合從商旅中募集的淮水、泗水精兵共千餘人,趕赴前線與兩人會師,並在一同進攻黃巾項燕的人馬。

彼時局勢已萬分危急,若不解除黨錮、聯合一切可聯合的力量,黃巾軍的兵鋒恐怕早已直指洛陽腹地。

經此一番部署,東漢王朝正式邁入大規模戰亂的漩渦,天下動盪的大幕就此拉開。

......

此時,劉明正與鄒靖一同率領六千兵馬奔赴青州平原郡,距離平原郡也是不足二十里。

而在平原郡前線,黃巾陣營裡的六國中贏政麾下的蒙驁,正統領著一萬原黃巾軍士卒與六國自行培養的部曲,屯兵城下,準備發起進攻。

忽然,蒙驁手下的斥候疾馳來報:“將軍,西北方向有大批兵馬趕來!”

蒙驁眼神一凝,當即下令:“擴大探查範圍,務必查清來者何人、兵力多少!”

這位戰國末期的秦國名將,歷經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始皇四朝,一生以“善攻伐、拓疆土”聞名。

其核心戰績集中在對韓、趙、魏三國的打擊上。

攻韓奪地,為秦國打通東進中原的通道,擊趙破魏,持續削弱三晉實力,晚年仍主攻堅城,以威懾東方六國。

他的作戰風格素來“穩紮穩打”,尤其擅長攻堅戰,當年奪取的成皋、滎陽、酸棗等中原重鎮,皆是地勢險要、防禦堅固之地,其攻堅能力可見一斑。

可如今,一座小小的平原郡城卻遲遲未能攻克,這並非蒙驁統帥不濟。

最初攻打此城的是黃巾軍中的一位渠帥,打了半個月毫無進展,只能求援。

贏政為了掌控青州以北的區域,必須拿下這座城池作為樞紐,這才調來了蒙驁。

蒙驁抵達後,先發動了一輪試探性進攻,卻發現城內似有高人指點。

雖平原郡城防算不上完整,甚至存在明顯缺陷,但守城者透過遊說城內士家和百姓,成功激起了同仇敵愾之心,再加上守軍悍不畏死的抵抗,硬是頂住了他連續一週的猛攻。

就在蒙驁終於找到城牆缺口,準備集中兵力一舉奪城之際,城外竟突然殺出一支援軍。

猝不及防之下,他不得不暫且收兵,先摸清這支援軍的底細再說。

劉明率領隊伍行至距平原郡城十里處時,斥候匆匆來報:“將軍,郡城下屯有一萬黃巾兵馬!”

“他們此刻是在攻城,還是隻做圍城之勢?”身旁的鄒靖急忙追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