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城中,趙雍正緊鑼密鼓地部署著。
黃巾主力猛攻陳留,加之雍丘糧倉被毀的訊息傳開,漢軍必然人心惶惶,定會從虎牢關一帶調派援軍支援。
只是,酸棗並非援軍必經之路,只是其中一條路線。
而滎陽到陳留的直線通道,才是更便捷的選擇。
“賭這一把了。”
趙雍望著地圖上的路線,眼中閃過決斷,“即便賭錯,也不算虧。
日後攻破陳留,直取虎牢關,再威逼洛陽,酸棗終究是不可或缺的後方重縣。”
與此同時,陳留城下的項燕正冷靜地調整著策略。
他深知陳留作為郡治,城防堅固異常,若守軍早有防備,強行“直取”只會讓黃巾付出慘痛代價。
更何況洛陽方向距此極近,虎牢關的騎兵數日便可抵達增援。
因此,首日攻城不過是試探。
項燕一面令士卒展開佯攻,仔細探查城牆防禦的薄弱之處,一面耐心等待守軍露出破綻的那一刻。
而遠在平原城的劉明,此刻正手持一張帝級召喚卡,目光銳利如鷹。
他清楚,這張卡片能直接召喚三組人物,平衡的人物能不能植入到大漢,猶未可知,但是這是唯一出路。
“系統,使用帝級召喚卡,側重武力!”
【叮,帝級武力召喚卡正在開啟召喚——】
【第一人:唐史,白虎星君——薛仁貴,武力106】
薛仁貴,唐朝初年名將,以勇武冠絕三軍、功勳彪炳史冊聞名。
貞觀十九年安市城之戰,他身披白衣,手持戟槍,於萬軍之中衝鋒陷陣,所向披靡,引得唐太宗矚目,戰後破格擢升為遊擊將軍,自此聲名鵲起。
此後,他平定高句麗與百濟,顯慶三年破高句麗軍,斬首三千。
顯慶五年隨蘇定方征討百濟,直破都城,百濟滅亡。
乾封三年參與滅亡高句麗之戰,因功封左武衛大將軍、平陽郡公。
永淳元年,他率軍擊潰突厥阿史德元珍部,突厥人聞其名便望風而逃,史載“突厥聞仁貴復起,素憚其名,皆奔散,不敢當之”。
龍朔二年平定九姓突厥叛亂時,敵軍派數十名驍騎挑戰,薛仁貴連發三箭射殺三人,其餘騎士盡數畏懼投降,“三箭定天山”的典故便源於此。
此外,“良策息干戈”“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典故,皆是其生平寫照。
他不僅武藝超群,更注重軍紀,史稱“勇冠三軍,名可振敵”。
雖晚年因戰敗被貶,卻仍是唐朝初年不可多得的全能名將。
【第二人:正史,元末第一猛將——張定邊,武力106】
張定邊乃陳友諒麾下最勇猛、最富謀略的將領,以“忠勇絕倫”著稱。
他身高九尺,臂如車轅,面生虯髯如鋼針倒豎,體格遠超常人,天生一副猛將骨架。
少年時曾於江畔徒手擊斃食人猛虎,“雙拳碎虎顱”,得“伏虎郎”之名,實至名歸。
他慣用百斤鑌鐵刀,且通曉天文地理,精通兵法拳藝,更兼擅醫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