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著范增的籌謀,黃巾次日便啟動了大谷關的撤軍行動。
第一步便是有序撤軍,暗布後手。
在撤退過程中全無倉促棄守的慌亂,士兵們按部就班地對城牆做著“細微破壞”。
敲松關鍵處的城磚結構,拆毀守城器械的核心部件。
又在隱蔽的城牆夾層與廢棄通道里暗設了數處暗門,為他日反攻埋下伏筆。
撤軍時,糧草、軍械等核心物資被優先轉移,僅留少量兵力虛張聲勢,另有數名偽裝成平民的哨探潛伏城中,確保漢軍不會過早察覺異動。
第二步則是兵力調配,馳援虎牢關。
從大谷關撤出的主力星夜兼程,向虎牢關集結,與趙雍、黃巢帶領的殘部匯合,合力加固城防。
張角與范增則返回冀州大本營,著手推進後續計劃。
項羽則親自坐鎮虎牢關,一面整頓兵馬、修補城防。
一面依託虎牢關背靠陳留的地利,從陳留調運糧草、補充兵源,誓要將此處打造成抵禦漢軍的堅不可摧的前沿壁壘。
這便是黃巾近幾周的全盤動作。
值得一提的是,黃巾撤出大谷關時,全軍皆著縞素。
皆因刑天斬下張寶頭顱後,漢帝劉宏喜不自勝,特意派了小黃門將這顆頭顱送往張角那裡,意圖羞辱。
那小黃門自然成了張角祭奠張寶的祭品。
雖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可劉宏此舉用心歹毒,偏偏這小黃門又撞在了張角盛怒的槍口上,終究是白白送了性命。
這便是黃巾那邊的後續走向。
而身處洛陽的劉明,日子同樣不平靜,樁樁件件的事情接踵而至,從未停歇。
當薛仁貴等一眾將領重傷垂危的訊息傳來時,劉明心中甚是擔憂和夜不能寐。
薛仁貴等人,都是與他並肩作戰的兄弟啊。
雖說薛仁貴他們皆是由系統召喚而來的人物,但相處的時日一久,彼此之間早已生出深厚的情誼。
在劉明眼中,他們早已是一個個有血有肉、鮮活立體的生命。
洛陽的太醫們圍著重傷的將領們束手無策,一個個愁眉不展,只能搖頭嘆息。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劉明沒有絲毫猶豫,立刻用出了系統空間中那張珍貴的特殊召喚卡。
他要藉助這張卡片,召喚出醫術高超的醫師,來挽救薛仁貴等人的性命。
這不僅是為了留住得力的戰將,更是為了不辜負那份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情。
“系統使用特殊召喚卡,側重為醫術”
【叮,特殊召喚卡,側重為醫術,正在召喚——】
【第一人:醫祖——扁鵲,醫術100】
扁鵲是中國傳統醫學的奠基人之一,首創“望、聞、問、切”四診法,奠定了中醫臨床診斷的基礎,被後世醫家尊為“醫祖”,與華佗、張仲景、李時珍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醫”。
同時他也是脈學之宗,他尤其擅長脈診,透過脈象判斷病情的技術極為精湛。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其能“望色知病,聞聲知死”,對中醫脈學的發展影響深遠,故有“脈學之宗”的美譽。
【第二人:道醫——葛洪,醫術95】
葛洪,字稚川,自號抱朴子,世稱小仙翁,是東晉時期著名的道士、道教學者、煉丹家、醫學家、科學家。
葛洪著有《肘後備急方》,這是一部實用的急救手冊,書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
藥物容易弄到且價格便宜,改變了之前救急藥方不易懂、藥物難找、價錢昂貴的弊病。
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青蒿素髮明,就受到《肘後備急方》的啟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