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黃巾軍的核心目標是儘快突破陽渠,因此“強渡+消耗”會是主要手段,同時結合特殊戰力突擊。
而其最大的隱患在於內部派系配合與糧草短缺。
若強渡多次受挫,六國勢力與黃巾本部可能因“損失不均”產生矛盾,甚至引發內鬥,這恰恰是漢軍可利用的破局點。
陽渠之戰的後續,將是一場“硬實力攻堅”與“軟實力博弈”的雙重較量。
項燕深知陽渠戰事拖延不得,遂加快了攻取南岸的部署。
陽渠兩岸僅隔二十米,夜色中稍有異動便會被對岸察覺,夜襲根本無從談起。
在他看來,夜晚反倒是最安全的對峙時段。
雙方都需要喘息,也都在暗中籌謀次日的攻防。
北岸中軍大帳內,項燕居於主位,張角三兄弟分坐兩側。
燭火搖曳中,項燕看向張角,沉聲道:“張兄,冀州境內的朝廷勢力是否已徹底剷除?”
“早已消化完畢,如今冀州之地,已非大漢所有。”張角捻鬚頷首。
“既如此”項燕語氣鄭重起來,“可別忘了當初的約定。”
“放心,老朽豈會食言?”張角眉頭微蹙,反問,“但六國也需恪守承諾才是。”
“黃巾不負六國,六國自然不會負卿。”項燕語氣篤定,隨即話鋒一轉,“關於明日的攻勢……”
“難道還要繼續試探?”張寶按捺不住開口,“不如派大將帶隊猛攻,一舉拿下南岸!”
項燕搖頭:“不妥。漢軍的其餘大將至今未曾出手,我擔心其中有詐,貿然猛攻恐中埋伏。”
“可再拖下去,糧草遲早會耗盡!”張角憂心忡忡,“況且各地進京勤王的兵馬正不斷向洛陽彙集,若被他們堵住退路,我等便是甕中之鱉!”
項燕沉默片刻,指尖在案上的輿圖劃過,忽然道:“這樣——
派黃巢、張寶、張梁、趙雍、嬴政分兵,在函谷關、伊闕關、轘轅關、孟津關、小平津關方向重兵駐守。
可遲滯勤王軍的步伐,為我軍爭取時間。”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帳內眾人:“至於糧草,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可劫掠世家。
眼下這天下,終究還是世家的天下,我等羽翼未豐,若與他們結怨,無異於自毀城牆。可先從周邊村落徵集,儘量維持與世家的表面平和。”
張角三兄弟對視一眼,皆點頭認可。
張梁性子最急,起身道:“那陽渠這邊……”
“明日依舊以試探為主,”項燕眼中閃過一絲銳光,“但要加派精銳,逼出漢軍隱藏的戰力。
摸清虛實後,再集中兵力破堤!”
帳外夜色漸深,陽渠的水聲在寂靜中格外清晰,彷彿在預示著明日更為慘烈的廝殺。
雙方的博弈,早已不侷限於陽渠兩岸的攻防,更牽扯著天下大勢的走向。
黃巾與六國的盟約、世家的立場、勤王軍的動向,都在這小小的陽渠水面上,交織成一張無形的網。
翌日天剛矇矇亮,黃巢等人便領著手下,分兵奔赴函谷關、伊闕關等方向。
勤王軍必經的要道,依險佈防,構築起一道屏障,試圖將外圍援軍擋在洛陽之外。
與此同時,項燕軍中號角齊鳴,第三輪猛攻正式開啟。
經過連日搶修之前壞掉的浮橋,等數座浮橋已能承載大軍快速渡渠時,黃巾士卒如蟻附羶般湧向對岸,可剛行至中途,便遭南岸灘塗漢軍的迎頭痛擊。
槍兵列陣如林,刀盾手嚴陣以待,弩箭雖不及初期密集,卻依舊精準狠辣。
漢軍為遏制攻勢,頻頻射出火箭,火油潑在浮橋木板上,瞬間燃起熊熊烈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