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聯手小卡,組建冰火雙核

第92章 騎士VS老鷹!

常規賽結束後的克利夫蘭,春風中仍帶著未散的寒意。

當其他球員紛紛飛往海灘或夜店放鬆時,騎士訓練館的燈光依舊亮著。

林燃的身影在空蕩的球館裡不斷重複著跳投、突破、急停。

每一次籃球刷網的聲響都像是一句無人聽見的誓言。

樂樂的離去像一根刺,深深紮在他心裡。

那些約定好的畫面,教他變向、帶他參觀更衣室、甚至約定等他康復後一起訓練。

全都成了再無法兌現的承諾。

林燃用更加刻苦的訓練去壓制住內心的一些躁動。

而季後賽的征程,爭奪總冠軍,則成為了他專注的唯一目標!

“季後賽不一樣。”

汗水順著他的下巴滴落,在地板上濺開細小的水花。

他需要比常規賽更快的啟動速度,更穩定的後仰跳投,更無解的破包夾能力。

因為通往總冠軍的路上,橫亙著羅斯的公牛、三巨頭的熱火、老辣的馬刺或是年輕的雷霆。

訓練師試圖勸他休息,卻只得到一句:“等我練完這組。”

然後又是五百次三分,三百次罰球,直到雙腿顫抖到無法站立。

夜深人靜時,他會靠在更衣櫃前,看著手機裡病房那晚,和樂樂的合照裡他最後的笑臉。

“這一次。”

林燃對著黑暗中發光的螢幕輕聲說:“我會帶著你的眼睛,去看遍所有巔峰的風景。”

窗外,克利夫蘭的星河無聲流轉。

而訓練館裡的籃球聲,一直響到凌晨。

時間過得很快,常規賽結束,已經轉眼一週過去。

4月28日。

NBA季後賽終於到來!

在NCAA錦標賽瘋狂三月結束後,接踵而至的NBA季後賽再一次像一場籃球風暴席捲全美。

在克利夫蘭,速貸球館外的廣場早已被球迷擠滿,酒紅色的浪潮從球館門口一直蔓延到市中心的每一個角落。

酒吧裡,騎士的季後賽海報貼滿了牆壁,老闆們提前囤積了成箱的啤酒,準備迎接可能的深夜鏖戰。

街頭的露天大螢幕迴圈播放著林燃本賽季的高光集錦,每當那記絕殺熱火的鏡頭出現,人群便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而在亞特蘭大,騎士首輪的對手,老鷹隊的球迷同樣不甘示弱。

菲利普斯球館外,鷹群標誌的旗幟迎風飄揚,當地電臺的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分析著老鷹的黑馬潛質:“我們有速度!有深度!騎士不過是個新秀帶隊的偽強隊!”

ESPN、TNT的全美直播團隊早已進駐兩座城市,賽前分析節目24小時輪播。

NBA官方資料顯示,這輪系列賽的預售票房創下首輪歷史新高。

其中來自中國的訂單佔比達到驚人的37%。

騎士的訓練館燈火通明,克利夫蘭寒風凜冽,但球館內的溫度卻因激烈的對抗訓練而飆升。

林燃和倫納德正在進行一對一攻防,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訓練服。

倫納德的長臂如鐵閘般封鎖著林燃的突破路線,而林燃則不斷嘗試各種高難度後仰。

他要模擬老鷹側翼的防守專家馬文·威廉姆斯的糾纏。

另一邊,泰森·錢德勒正和助教反覆演練防擋拆的細節。

“老鷹的霍福德和蒂格的擋拆配合是他們的生命線。”

防守教練拉里·德魯敲著戰術板:“泰森,你必須延誤後立刻回撤,不能給他們中距離空檔!”

主教練拜倫·斯科特則關起門來研究老鷹的戰術弱點:“他們的替補席缺乏得分爆發力,我們要在輪換階段提速,用林燃+吉布森的陣容打崩他們的第二陣容。”

更衣室裡,貼著老鷹每個球員的技術特點分析。

傑夫·蒂格,速度快但防守容易吃晃。

艾爾·霍福德,中投精準但低位單打一般。

喬·約翰遜,單打王,單挑效率一般但進攻手段多樣,個人能力突出。

“季後賽無弱旅。”

林燃在隊內會議上說:“老鷹能進季後賽,就說明他們比那些釣魚的球隊強十倍。”

常規賽結束到季後賽G1開打的這段時間,騎士全隊都觀看了近10場老鷹隊的比賽錄影,並根據錄影,制定了賽前的比賽策略。

老鷹隊本賽季常規賽在進攻端主要依賴擋拆,靠著蒂格和約翰遜的擋拆發起,霍福德在高位策應,史密斯空切的基本盤進攻策略。

老鷹總體來說是一支中投大隊,三分球是他們不擅長的東西。

他們的全隊三分命中率僅34.6%(聯盟第18),外線威脅弱。

在防守端,老鷹主要依賴機動性換防,約什·史密斯掃蕩協防,蒂格和辛裡奇外線撕咬。

另外,老鷹隊內還有許多小動作專家,例如帕楚里亞,辛裡奇等老球痞,十分擅長製造對手情緒波動。

甚至帕楚里亞還有些不好的前科,完全是一個髒得不能再髒的球員。

這些都是林燃和騎士在賽前,所考慮的,用於應付第一輪老鷹的這個對手。

在賽前,ESPN專家團預測之中,7人看好騎士4-1贏下系列賽,12人看好騎士4-2晉級。

還有5人認為會打到搶七。

僅1人,查爾斯·巴克利大膽預測騎士橫掃。

“老鷹沒有超級巨星,但他們有六人場均得分上雙。”

馬克·傑克遜分析道:“騎士如果輕敵,很可能被拖入苦戰。”

“林燃在季後賽之中,能否經得起高強度,高對抗的考驗,我們還需要一場季後賽級別的身體對抗來驗證。”

TNT直播間,巴克利十分不滿,直接拍桌道:“得了吧!林燃會把這群老鷹打成小雞仔!我賭4-0,輸了我親驢屁股,反正不是第一次了!”

巴克利甚至說出:“老鷹就像一臺零件生鏽的老卡車,而林燃是噴氣式戰鬥機,4場內結束戰鬥!”

《體育畫報》則指出隱患:“騎士過度依賴林燃的創造力,當季後賽強度升級,他的體能將面臨嚴峻考驗。”

“而且傷病也是季後賽的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林燃傷了,那麼騎士將會徹底喪失競爭力,沒有林燃的騎士,誰都是知道完全是一支魚腩球隊!”

“不僅如此,哪怕是科懷倫納德,或者是泰森錢德勒一旦受傷,球隊的整體陣容和板凳深度的缺乏,會讓騎士陷入窘境!”

而在大洋彼岸,華夏的籃球論壇早已沸騰。

《理性討論:林燃能否秀年帶隊殺入東決?》

《老鷹這防守,夠林燃打幾個滿分?》

《林燃加油,姚明從未進過分割槽決賽,希望林燃能帶我們看看山巔的風景!》

4月29日,克利夫蘭速貸球館。

今晚,萬眾矚目的騎士和老鷹系列賽的第一場比賽,即將在此打響!

當林燃的跑車駛入球館地下停車場時,他差點以為自己開錯了地方。

整條街道已經變成了金色的海洋。

兩萬件亮黃色助威T恤鋪滿了球館外的廣場,上面印著統一的標語:“RIDEWITHLIN”。

小販兜售著林燃的搖頭娃娃,街頭藝人用噴漆在球迷臉上畫著“13”的標誌,就連賣熱狗的大叔都戴上了誇張的黃色假髮。

“這特麼比總決賽還誇張...”

跟在林燃後面的阿里扎瞪圓了眼睛。

毫無疑問,克利夫蘭這座城市,給予了這支騎士無限的熱愛與支援。

賽前熱身剛開始,一個修長的身影穿過半場走來。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

35秒13分的傳奇,此刻穿著老鷹訓練服站在林燃面前。

生涯末年飽受傷病困擾的麥迪,和老鷹簽了一份底薪合同。

“嘿,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