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絢麗人生

第40章 拿了個安慰獎

今年入圍主競賽單元的有22部電影,夏林能記得拿到獎的只有四部,最佳影片金熊獎:馬克·唐福特·梅的《卡雅利沙的卡門》。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顧常衛的《孔雀》。

然後就是馬克·羅斯曼的《希望與反抗》與盧·泰勒·普奇的《吮拇指的人》,這兩部影片拿了什麼獎,他就不記得了。

還有一部來自灣灣蔡明亮的《天邊一朵雲》,夏林路過場映廳,看見宣傳廣告才喚醒一點殘缺記憶,這部片子好像也拿了獎。

他來得有些晚,沒時間去一一觀看,只能挑最後三部他不記得拿了什麼獎的作對比。

《希望與反抗》,一部講述二戰德國,政治正確的電影,故事核心圍繞女主角展開,拿獎的話,應該是最佳女演員,或者最佳導演,再或者兩個都拿。

《吮拇指的人》講述一個十七歲少年,還保持著像嬰兒一樣吮拇指的習慣,一部聚焦青少年成長的故事,題材型別比不上《希望與反抗》,拿獎的話,應該是最佳男演員,或別的獎...

至於《天邊一朵雲》,一部愛情電影,男主角是一名AV男優,每天在導演的安排下,與不會激發其任何情慾的過氣女優做各種畸形的性愛,麻木得猶如機器人,然後偶然一天在居住的同一棟樓裡遇到了曾經的女朋友,展開的一場精神戀愛.....

夏林看了一小會兒就被老媽拉走了,思想保守的林淑芬堅決不準還未成年的兒子看這種不正經的電影。

回到酒店後,夏林又拉上老爸偷偷摸摸的跑回去看了一遍,又只看了半個來小時就走了,一點都不刺激,夏忠國覺得被騙了,一路吐槽兒子無聊,居然連老爸也騙。

夏林沒搭理這LSP,暗自琢磨著《活埋》能下什麼獎,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或者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阿爾弗雷德·鮑爾是柏林電影節首任主席,86年去世後,為了紀念他對電影節的貢獻,從87年起開始以他的名字設立了一個獎項。

該獎項主要獎勵那些在電影製作方面具有創新精神的影片和製作人,評選標準大概包括影片創意、技術革新、敘事手法等方面。

拋開幾乎可以確定的四個大獎,《活埋》在創意上絕對獨領風騷。

瑞安·雷諾茲要白跑一趟了,夏林賤兮兮的給這貨打去電話,讓他收拾東西回家,最佳男演員獎十有八九沒戲。

次日,第55屆柏林電影節閉幕頒獎典禮在柏林電影宮舉行,和夏林猜測的一樣,《活埋》拿下了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這和最佳影片一樣,屬於整個創作團隊的獎項,李震宇作為製片人,算是一炮而紅,夏林知道後面沒自己啥事了,叫上心情有些失落的瑞安·雷諾茲一起登臺亮了個相。

柏林電影節是夏林踏入影視圈的起點,受到了特別招待,多給了兩分鐘發言時間。

隨後的獎項歸屬,也基本上和他的猜測一樣,《天邊一朵雲》拿下傑出藝術貢獻銀熊獎。

《希望與反抗》的女主角朱麗婭·耶恩奇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導演馬克·羅斯曼獲得最佳導演銀熊獎。

《吮拇指的人》的男主角盧·泰勒·普奇獲得最佳男演員銀熊獎,瑞安·雷諾茲白高興一場。

......

“Hello,我們的小天才,終於見到你本人了。”閉幕式後的晚宴,柏林電影節主席迪特·科斯里克,和本屆評審團主席羅蘭·艾默裡奇找上了夏林。

“兩位主席先生晚上好....”夏林連忙放下糕點,擦了擦手,和兩人握手。

“能不能告訴我影片最後保羅是真的獲救了嗎?”羅蘭·艾默裡奇迫不及待的問道。

“他只是從一個很大的牢籠,轉移到了一個很小的牢籠。”夏林微微笑道。

“所以他沒有得救。”迪特·科斯里克若有所思的皺起眉頭。

“...”夏林沒有給出答案,笑著說道:“只有絕望的人才需要被拯救,懷揣希望的人永遠都在前行。”

“我好像沒看明白這部電影,需要認真的再仔細看一遍。”羅蘭·艾默裡奇心裡升起異樣,感覺自己帶領的評審團好像都沒看懂《活埋》這部影片。

“被遮住的不是太陽,而是眼睛;能被毀滅的只有肉體,堅定的信念將獲得永生。”迪特·科斯里克品出一點味道,“它或許值得一座金熊獎盃...”

保羅為什麼會去戰火紛飛的伊拉克做運輸司機這樣一份工作,因為高額的報酬,什麼人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去獲得這樣一份高額報酬的工作?

這好像並不只是一部反戰電影,更像是一部講述底層平民命運的故事。

“我現在更期待你那部《聖殤》了,是叫這個名字對吧?”迪特·科斯里克略帶興奮的看著夏林,帶著濃烈好奇的問道:

“我可以先看看嗎?我保證不洩露一秒鐘的劇情。”

“英譯:《Pieta》。”夏林點了點頭,笑道:

“如果您要看的話,只能去北平,母片在我們學校;我也非常希望、歡迎您和艾默裡奇導演,以及你們的家人去我們國家旅遊度假,那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國度,我保證你們不會失望。”

“我對去你們國家旅遊感興趣了。”艾默裡奇微笑說道。

“要不二位順便去我們學校做個學術交流怎麼樣?”夏林突發奇想,笑道:“我代表我們學校誠懇邀請兩位。”

“這好像是個不錯的主意...”迪特·科斯里克挑眉一笑,偏頭看了看艾默裡奇,後者顯然也對此提起了興趣,

“沒問題,我最近一個月都沒什麼重要的工作安排。”

“OK,我這邊也沒問題,雖然我去過華夏,但學術交流還是第一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