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號》的首映禮反響很好,觀影后的人無一不送上誇獎,紛紛鼓吹這是一部炸開華夏戰爭片新紀元的作品,是一部商業與藝術結合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一部老百姓能看得懂且看了之後有收穫,以往華夏電影一直努力而沒達到的作品。
一部華夏電影史裡真正意義上的戰爭巨片....
“媽的,這是收了多少錢啊?”看到這些諂媚至極的馬屁,夏林被噁心到了,是真的被噁心到了。
老爸第一次主動買票去看別人的電影,還是在【淘票票】上買的票價最貴的IMAX影院的電影票,打完折也要八十多一張,他怪自己不讓【企鵝票票】售票...
這關我什麼事?【華藝】已經成了阿里集團的半個兒了,給了50%的票補,【企鵝票票】等票務平臺的頭得多鐵才敢去匹配?
“這他媽也算戰爭巨片?”夏林滿臉鄙夷,這牛皮讓你們吹的,通通給老子等著,明年還拍不了《突襲》,老子就把《地獄尖兵》搞出來,讓你們看看什麼叫戰爭,蒲你阿母的戰爭片新紀元。
“《鋼鐵俠》的特效完工了...”鄧博鴻推門進來,看著他一臉憤恨的樣子,打趣道:“一臉漆黑,誰惹你了?”
“我爸..這個叛徒...”夏林越想越氣,忘了當年馮褲子對自己下黑手的事啊?還去捧他的場?
“這倒稀奇了,不一向都是你媽惹你嗎?”鄧博鴻有些好奇。
“發給【漫威】那邊驗收...”夏林說回正事,起身和鄧博鴻去了樓下特效部門。
12月20號,《集結號》全國上映,霸佔全國銀幕,綜合排片佔比達到87.3%的《投名狀》迎來勁敵。
雖然《集結號》沒有李聯捷和劉徳華這樣的明星效應,但同樣有來自軍方的支援,組織觀影“學習穀子地精神“,比《投名狀》更有力度。
而【華藝】的營銷策略也很不當人,先是與聯和、新影聯、中影星美、中影數字、中影南方、萬達、太平洋、江浙時代8家院線簽下保底發行,確保《集結號》的賀歲檔期,同時把佔據全國約80%票房產出的院線綁到一條船上。
隨後又在186個縣城開啟“電影大篷車“活動,免費放映,直接導致《投名狀》在縣城的觀影人次和票房銳減。
你讓他在哪些地方拿不到排片,他就在哪些地方噁心你。
這也是原時空陳可欣面對採訪時,委屈巴巴的說《投名狀》票房沒有達到預期,是因為《集結號》同期上映的原因。
人家真不是甩鍋,【華藝】在營銷自家的電影時,一向都是不當人的。
不過這一世陳二流算是遇到貴人了,保管這一世的《投名狀》贏得漂漂亮亮的,不會像原時空那樣僅以180萬險勝,奪得年度票房冠軍。
21號凌晨1點,幾篇關於《集結號》的帖子悄悄灑向各大貼吧。
核心內容主要有幾點:
1:影片改編自小說《官司》,原型人物常孟蘭在歷史中是華北野戰軍8連排長,負責掩護全營撤退,而電影中谷子地的角色更偏向個人英雄主義......
2:團長故意不吹集結號導致連隊犧牲的劇情,完全就是在刻意抹黑、汙衊革命先烈。我們解放軍絕對不可能這麼做,影片嚴重歪曲歷史,詆譭解放軍.....
3:佈置陣地狙擊敵人的穀子地還特意提醒大家,派專人聽‘號子’,馮大導演是在隱喻他們根本不願意接受這個任務,而是被迫的嗎?聽到號子響了就趕緊跑?我不相信我們解放軍會如此沒有血性.....
4:影片在“模糊戰爭正義性”,淡化解放戰爭的歷史意義......
5:穀子地所在部隊番號的問題,不管軍隊如何打亂整編,原有的所有番號都會記錄在冊,絕不可能像電影裡說的那樣,部隊整編後找不到了?簡直就是胡扯。
6:影片也絕對不是宣傳時說的那樣,‘什麼一個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導演和主創團隊是刻意在製造“被拋棄”的主題,刻意營造一個悲情英雄形象,刻意渲染負面情緒,讓觀眾生對軍隊生出抵制情緒........
嚴重懷疑是某些人和勢力想透過影片渲染的負面能量來影響我們軍隊的意志,建議相關部門嚴查.....
就這還讓部隊組織觀影?某些官老爺們的腦子被驢踢了嗎?你們怎麼敢的?
....................
不到一小時,這幾篇帖子便被轉載了上萬次,很快在網上發酵。
還在自家會所大宴賓客,慶祝《集結號》首站告捷的【華藝】高層紛紛掏出手機,然後臉色大變的到處找電腦。
我們‘梆硬總’也從某個包間,連鞋子都只有一隻,衣衫不整的模樣,要不是滿臉的口紅印,還顯得他有多狼狽,
“刪帖,趕緊刪帖,快!”
“給我們那些合作的媒體電視臺聯絡,絕對不能讓這些帖子報道出來。”
等他跑到宴會廳,剛剛還高朋滿座、交杯推盞的地方已變得冷冷清清,就剩下大王、馮褲子等公司高管,主演、編劇等主創團隊已經跑光了。
“麻煩你了馬董...”王忠軍賠著笑臉結束通話電話,臉色瞬間變得陰雲密佈,
“走,回公司。”
“大哥,是誰在整我們?港圈還是那個小王八蛋?”王忠磊連忙問上前低聲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