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姜東緩步在室內踱步,仔細觀察四周。
從寬敞卻空蕩的客廳,到一塵不染的衛生間,再到擺滿書籍的書房,最後來到主臥室。
站在臥室門口時,他特意用手裡的強光電筒仔細照射每個角落。
光線穿透昏暗的空間,可以看到所有門窗都緊閉得嚴嚴實實,窗簾也拉得密不透光。
在光束的照射下,床頭櫃上靜靜躺著兩本書格外顯眼。
一本是《大案紀實》,另一本是《今日說法·案例精選》。
隨即,姜東走進俯身湊近觀察,心頭不禁微微一震。
“這個中年女人居然對這些刑偵案例如此感興趣?“
帶著這個疑問,他轉身回到客廳的書房。
在強光的照射下,書房裡的景象一覽無餘。
書架上整齊排列著各類書籍,有四書五經這樣的古典著作,有張愛玲的系列小說,還有童謠的許多文學作品。
整個書架幾乎都是純文學作品,沒有一本是關於刑偵破案或懸疑推理的。
這更顯得床頭那兩本刑偵書籍格外突兀,與整個書房的氣質格格不入。
出於職業敏感,姜東再次回到臥室,拿起電筒仔細檢查那兩本書。
他發現這兩本書都是今年最新出版的,出版日期相距不遠。
更引人注目的是,閱讀得極為細緻,不僅在重要段落做了標記,還在空白處寫滿了密密麻麻的批註。
看到這裡,姜東心裡突然“咯噔“一下:“看小說還需要做這麼詳細的筆記嗎?“
他回想起自己大學時期也看過不少小說,特別是在網文平臺上的各類作品。
但從未見過哪個讀者會像研究學術論文一樣分析網路文學。
最可疑的是,這個女人重點標註的部分全是關於案件證據鏈的硬核推理內容。
突然間,姜東瞳孔驟然收縮,一個可怕的猜想浮現在腦海中。
最讓他震驚的是書中反覆出現的三個字:“反偵察“。
正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難道這個案件的兇手就是在研究如何逃避法律的制裁嗎?
思考一會之後,姜東從臥室返回客廳時,發現室內氣氛異常安靜。
方妍已經連續問了幾遍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有價值的回應,小汪也是一籌莫展。
畢竟面對一個女性嫌疑人,他們只能透過語言交流來獲取資訊。
看到姜東走出來,小汪和方妍不約而同地抬起頭。
三人的目光在空中交匯,姜東沉聲開口:“魏女士,你平時喜歡看文學作品嗎?“
“嗯,我確實有經常看書的習慣。”
“但床頭那兩本書顯得很特別。”
聽到這句話,女人的瞳孔明顯收縮了一下。
隨即,她強作鎮定地回答:“偶爾看看這些案例節目,當作是普法教育。”
“你這個看書方式未免太認真了吧?”
姜東緊盯著她的眼睛,“我剛才注意到你書架上的那些散文集,那麼多優美的詩句你都沒有標註,偏偏在犯罪推理的關鍵部分做滿了筆記?“
這句話像一記重錘,方妍和小汪立刻警覺起來。
魏女士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顫抖,她努力維持著平靜的語調。
“我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那些刑偵推理和犯罪類小說講究邏輯嚴密,我做筆記是為了梳理線索,理解作者埋下的伏筆。”
“哦?”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