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第二部的拍攝日期需要明年才行。
這倒不完全的吳焯的要求。
而是黃百鳴也有這個想法。
續集雖然不能與第一部間隔太長時間,但也不能太短。
現在《葉問》還在醱酵。
特別是那些沒去電影院看過的觀眾。
給一年時間給他們透過影片網站以及碟片知道這部電影。
到時候第二部上映,只要口碑不崩潰,成功的機率會更高。
而與東方電影公司簽下繼續加盟《葉問》的合同時,時間已經來到九月份了。
這個時候的吳焯已經結束了內地的演唱會,開始在海外巡演。
他的巡演是從亞洲到歐美。
一個地區一個地區的結束,再到另一個地區。
說實話,從吳焯的角度來說,隨著巡演的時間拉長,他對巡演已經沒有剛開始那種激情了。
剛開始的時候,看到臺下上萬的觀眾,他會非常的激動,很享受那種在舞臺上被觀眾鼓掌的場景。
但隨著時間推移,他舉辦的演唱會越來越多,他漸漸開始感到疲倦。
心裡的激情也少了大半。
還好的是,每個地區的不同,當地觀眾不一樣,他們歡迎人的方式也不一樣。
吳焯總能在其中找到一些不同的樂趣。
時間來到九月以後,吳焯一邊開演唱會的同時,他也開始為下一張專輯做準備。
新專輯繼續延用上一張專輯的模式。
中文、英文、韓語、日語混合。
中穩歌曲最多,一共四首。
分別是:《緣分一道橋》、《可惜沒有如果》、《起風了》、《明明就》
英文則是分別是:《Maps》、《SomeoneYouLoved》。
韓語則是:《FANTASTICBABY》、《LOSER(失敗者)》
日語則是:《吃醋》、《Lemon》。
十首歌曲,每一首都稱得上眾所周知。
這會是吳焯在這個傳統唱片業消退,數字音樂興起時代的最後一張專輯。
這張專輯過後,吳焯以後的專輯都會優先選擇數字版。
實際上,這張專輯吳焯都已經不太想發實體專輯了的。
沒辦法,今年過來,全球的唱片市場再次萎靡。
哪怕吳焯自己都受到了很多影響。
從一些瞭解中,已經很多歌迷不再會去買實體專輯,而是選擇直接線上上收聽歌曲。
吳焯預估,自己這張唱片發行以後,銷量肯定也能賣出幾百萬上千萬。
但這可能是最後一次了。
等明年,可能幾百萬都賣不出去。
與其到時候被人說巔峰已過,他還不如直接在傳統市場還沒正式消退之前提前退走。
說實話,他對市場的消退也沒辦法。
這是市場因素,是科技更新帶來的,這根本不會是某一個人或者一個公司能阻止的。
這是歷史大勢,是滾滾浪潮,無可阻擋的。
他能做的,也只是順應潮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