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2005,開局加入飛輪海

第417章 正午陽光,懷舊(二合一4k大章 )

【Abel吳焯上學時的故事】

【吳焯公司新片,片中部份情節取自吳焯上學時的故事】

【九把刀經典青春文學被搬上大熒幕,片中還加入了吳焯上學的部分情節】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是改編自九把刀的小說,這部小說在內地也很火爆。

因此,吳焯這邊沒有直接宣傳說電影就是吳焯的自傳,只是含糊其辭的說加入了吳焯上學時的情節。

不過,吳焯這種宣傳還真不算是虛假宣傳,因為臺省的普通學生上學時的生涯大部分都是一樣的。

電影裡很多情節其實吳焯就經歷過。

所以,這種宣傳並不算虛假宣傳。

而這部電影直接捆綁上吳焯的這種宣傳方式效果的確非常好。

當大量吳焯的粉絲看到這些宣傳後紛紛表示要去影院支援吳焯。

“好期待啊!好想了解吳焯的學生生涯。”

“姐妹們,記得7月23日到電影院支援吳焯啊!雖然這部電影他沒有主演,但電影裡有很多情節都是他學生時代的故事。”

“沖沖衝,雖然不是吳焯的電影,但衝著辰亦儒,我也要去看看。”

大量粉絲在電影還沒上映之前就開始為電影造勢。

加上青春類電影去年有一部《匆匆那年》大爆,為此吸引了大量的受眾,這讓《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備受矚目。

有專家預言,哪怕是大片雲集的今年暑期檔,這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也可能票房破億。

說起來,今年的暑期檔從表面上看起來的確競爭異常激烈,與去年相比絲毫不遜色。

首先最受矚目的國產片無疑是華誼兄弟的《唐山大地震》,這部片子傳奇電影公司也有投資,定檔7月26日。

然後是郭富城主演的《全城戒備》,這部片子的前期宣傳也很猛,定檔8月6日。

再然後是王力宏與劉亦菲聯合主演的《戀愛通告》,藉助王力宏與劉天仙的名氣,這部片子的關注度同樣很高,定檔8月12日。

這還只是國產片,外國大片的話,今年最引人矚目的是李連杰參與的好萊塢大片《敢死隊》。

其他還有已經上映的《海洋天堂》、《功夫夢》等等。

這其中,《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最大的對手就是《唐山大地震》。

兩部電影的上映時間僅三天。

其實也不是吳焯不想避開這部片子。

實在是檔期太擠了,院線早就已經將排片安排好了,臨時改檔期根本改不了。

除非,除非說改到賀歲檔。

所以,傳奇這邊哪怕知道要跟《唐山大地震》對上,也不得不硬著頭皮的上。

不過還好的是兩部電影的型別受眾群體不太一樣,就算會有衝擊,也不會太大。

7月23日,在連續的宣傳過後,《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正式在京城首映且全國同步上映。

此次上映是兩岸三地一起同步。

吳焯這個老闆當然也出席了首映,為電影造勢助威。

不過考慮到成本問題,電影並未邀請太多的明星來助力。

除了吳焯與劉施施、吳京等傳奇電影公司旗下的藝人外,也就飛輪海的另外兩名成員汪東城、吳遵,以及辰亦儒的一些其他朋友前來助陣。

這部電影是辰亦儒第一部主演的電影,他本人是非常緊張的。

甚至,他比吳焯這個投資人更緊張電影的失敗與否。

跑宣傳的時候他幾乎是從來不落下,天天跑路演,號召粉絲去看電影。

可以說是忙到了極致。

不過,他的努力也不算白費。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首日就在兩岸三地取得了一個開門紅。

上映首日,兩岸三地票房為1400萬人民幣。

其中內地票房為750萬。

口碑方面,這部片子的口碑出奇的好。

很多影評人都說在其中看到了青春。

口碑票房雙爆,讓這部電影正式進入了暑期檔大片廝殺的行列中。

不過,吳焯這邊此時卻沒再參與這個專案的後續工作。

他此時正在忙著招攬人才。

侯鴻亮,一個普通人不太瞭解的名字。

不過,後世他擔任董事長的公司正午陽光卻是很多大眾熟知的公司。

這家公司堪稱12年以後國內最頂級的電視劇製作公司。

而此時,這家未來鼎鼎有名的公司卻是還沒有成立。

侯鴻亮等人在07年創業一次以後,公司倒閉,此時正在謀求第二次創業。

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他們正在低谷期。

吳焯也是跟同行聊天的時候聽別說說起侯鴻亮與《闖關東》的導演之一孔笙等人所在的團隊正在找投資開公司,他才想起來這個團隊。

“吳先生,你是想讓我們併入你的傳奇電影公司旗下,還是說你只是投資我們。”

對於吳焯找上門,侯鴻亮等人無疑是高興的。

但他們也很遲疑。

他們以為吳焯是想拉攏他們進入傳奇電影公司。

而這偏偏是他們不願意的,他們這些人是想成立自己的公司,而不是給別人打工。

要不然,以他們這些人的能力,他們去哪家公司都可以。

“不,我不是代表傳奇電影公司來的,我是代表我自己。”

安靜的餐廳裡,吳焯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我知道你們現在缺投資,我覺得各位前輩在這個行業的能力,所以,我想投資你們。”

侯鴻亮與孔笙對視了一眼,倆人都有些意動。

他們這個團隊不缺人,缺的正是錢。

只要有資金,他們馬上可以把公司成立起來,並馬上開始拍攝劇集。

“股份怎麼分配?”侯鴻亮看向吳焯,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我出錢,佔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法人可以是你們。”

吳焯什麼都不多,就是錢多。

最起碼在娛樂圈來說,他屬於大富翁。

所以他直接選擇用錢砸人。

“我可以為公司直接注資三千萬人民幣,讓你們把公司搭建起來以後可以馬上投入電視劇的拍攝。

甚至,如果有合適的電視劇,我降薪出演也不是不可以。”

聞言,侯鴻亮與孔笙目光一亮。

吳焯可不是一般的小演員。

他已經連續三部電影票房過三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