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宋的情況來看,北宋商鋪和市場是分開的,首都東京(開封)是當時最大的商業中心城市。
據歷史記載:(東京)東大街至新宋門,魚市、肉市、漆器、金銀鋪最為集中,西大街至新鄭門有鮮果市場、珠寶玉器行,皇城東華門外,無所不有。《清明上河圖》曾翔實地記錄了古代商鋪、商業街市的景況。
要想買東西有專門的集市,無所不包,還有貨郎擔走街串巷。雜貨鋪肯定有生存的土壤,一些小物件也沒必要到處跑,市場大不大就不好說了。
專門弄個店鋪賣雜貨,鄭雄也不知道能不能行,最好的是開個超市,這玩意指定掙錢,不過自己的鋪子太小了。
我國在400年前就建立了持續經營240年之久的超市:孫春陽南貨鋪,創立於萬曆年間。
孫春陽很有經商的天賦,將南貨鋪打理得有聲有色。鋪中貨物分為六房陳列:“曰南貨房,曰北貨房,曰海貨房,曰醃臘房,曰蜜餞房,曰蠟燭房”,如同現在的超市,分割槽陳列百貨。從史料的記載判斷,孫春陽南貨鋪似乎已採用開架陳貨的經營方式,顧客在各房看貨,看中哪款商品後,記來下,到櫃檯統一交款,由收款員發給一張小票(提貨單),憑票便可以到各方提貨了。
現如今讓兩個兄弟用雜貨鋪練練手,以後倒是可以考慮開個超市。
找到自己的老爹。
“爹,我那一百貫有沒有買鋪子。”
“還沒看好,買不了好一點的鋪子,要麼地段不好要麼價格貴,突然問起這個,是怎麼了?”
“沒啥,剛和兩個兄弟說了,想著給他倆弄個小生意做做,專門賣雜貨,缺點本錢,來問問。”
鄭齊想了想,鄭雄是個有譜的,小生意自己也懂點,既然沒問,就讓他們自己折騰吧。
“你要的話就拿去,先前給過你一個鋪子,還沒租出去吧,你可以給他倆先用著,應該花不了多少錢。”
“還沒呢。”
“那你把鋪子讓他們用,你爹我這裡也有些雜貨,他倆要弄,可以拉些過去,先給撐起來。”
“那也行。”
想了想,只能如此,收租只能慢慢來了。
“跟我一起來,我在秦淮河有個鋪子,還沒去看過,咱們一起去看看。可行的話,我爹那裡有些雜貨,先試著賣賣看。”
“行,大哥安排就好。”
鑰匙早就交給了鄭雄,去自己的臥室找到鑰匙,鄭雄便帶著兩個兄弟去往了秦淮河。
找到店鋪,鄭雄開啟鋪門,空閒的店鋪,滿地都是灰塵。
打量了下四周,挺不錯的,空間挺大。
走到後院,還有兩間小房間,剛好住人。
外面看上去也不錯,剛好在秦淮河的沿街,人流的狀況也可以,拿出鑰匙,交給了兩位兄弟。
“你倆先弄著,我要去上班,有什麼問題去找我爹。”
再不走就得打掃衛生,鄭雄趕緊溜了,頂多給個建議,出點錢給兩位兄弟支愣起來,其他的就算了。
張三、王二麻沒多想,鄭雄的事情多點是應該的。
“大哥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