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的臉色也有些陰沉,汪廣洋卻是又再次開口。
“眾位別急,剛剛看了下事情的經過,這鄭雄開口有些狂妄了,被人拿了舉人出身說事,或許與此有關,陛下,這是事情的經過。”
老朱拿過書寫的詩詞和經過看了起來,臉色陰轉多雲。
“確實有些狂妄,這鄭雄朕記得當初他是得了功名就自己要了官,也沒有參加來年的殿試,如今這是看自己的出身低了,來找咱要官來了,你們都看看。”
看過了詩詞和經過,老朱的老夥計們心裡有數了。
“年少輕狂,少年本性,人才二字鄭雄倒是當得。”
眾人點了點頭,鄭雄做了不少事,軍方和百姓都受益良多,這都不算人才,那誰是人才。
老朱也很認同,鄭雄提領惠民藥局所做的一切,老朱都能分上一份,畢竟是老朱下旨重立的惠民藥局。地位也越發穩固,遠的不說,單單南京城自己的威望也與日俱增,惠民藥局的功勞肯定是有的。
“對了,這些進士這段時間表現的怎麼樣,分到各部的有不少,都說說看。”
“陛下,我禮部的幾人表現不甚出彩,基本上都是聽令做事。”
“陛下,吏部也一樣。”
“陛下,工部差不多。”
“那各地分配出去的舉人呢?”
“回陛下,中書反饋了不少信件,各地倒是有幾個比較出彩的,不過時間還短,反饋回來的不多。”
老朱想了想,進士出身的還是少了點,而且看上去效果並不怎麼樣。舉人出身的基數大,先前樹立的榜樣打的雞血,現在看上去還是可行的,鄭雄這個標杆還可以。
“傳朕的旨意,鄭雄提領惠民藥局有功,升兩級,正五品,祿一百八十石。另外那幾個出彩的舉人每人升個兩級,傳告各地方。”
“這人才,朕也想要,這麼多舉人都外放出去,缺口還是很大,你們都說說,哪裡還有人才能讓朕不拘一格。”
“陛下,人才難得,除了科舉之外,怕是隻有鄉野遺賢了。”
“那就加大舉薦力度吧,傳朕旨意:人君之能致治者,為其有賢人而為之輔也。山林之士德行文藝可稱者,有司採舉,備禮遣送至京,朕將任用之,以圖至治。”
“來來來,繼續看詩。”
第二首,老朱直接無視,還願得黃金百萬,一毛沒有,看到就心煩,不過評價很高,惠而不費。
第三首也是一樣,僅限於口頭嘉獎。
最後一首讓老朱陷入了沉思,老朱對於貪官汙吏那是恨到了骨子裡,四菜一湯的小蔥豆腐清清白白充滿了告誡之意,一首石灰吟可謂是說到老朱的心坎子了。
“這一首《石灰吟》傳抄天下,諸位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