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需要強行控制,只需一個夢、一句暗示,就能讓這些善良的普通人,在無意識中成為這場宏大“任務接力”的一環。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楚牧之在陽臺上整理舊物,他翻出了一箱子積灰的遊戲周邊、海報和紀念品,打算明天全部捐出去,徹底與那個“代練之王”的過去告別。
就在他抱起箱子的一刻,一直安靜趴在沙發上的小黑突然全身毛髮倒豎,發出一聲低沉的嘶吼,如一道黑色的閃電,猛地撲向角落裡一個被遺忘的舊揹包。
那是他做代練時背了數年的破布包,肩帶早已磨得起了毛邊,內襯也磨穿了好幾個洞。
小黑的爪子瘋狂地撕扯著揹包的內襯夾層,彷彿裡面藏著什麼不共戴天的仇敵。
楚牧之心頭一緊,走過去拉開小黑,伸手探入被撕開的夾層。
指尖觸及的,不是柔軟的布料,而是一張質地堅硬的紙片。
他抽出來,那是一張陌生的收據。
日期,是昨天。
消費地點,是城南福利院。
商品欄,清晰地寫著:“兒童程式設計課啟蒙材料包,二十套。”
而最讓他心臟驟停的,是付款人簽名欄,那裡一片空白,但在空白之下,用印表機印著一行極小的字——
任務代號:光滿屋。
楚牧之的呼吸瞬間凝滯了。
光滿屋……這是他給自己定下的一個私人代號。
三年前,他用代練賺的第一筆“鉅款”,匿名給那家福利院捐了一筆錢,改善了孩子們的住宿條件,他當時在自己的私人日記裡寫道:“願每個孩子的夢裡,都光滿一屋。”
這件事,除了他自己,不可能有第二個人知道。
深夜十一點,門鈴響起。
不是訪客,是快遞機器人發出的取件通知。
楚牧之疑惑地取回一個沒有任何寄件人資訊的包裹。
包裹不大,分量很輕。
他拆開,裡面竟是一臺老舊的平板電腦。
在他觸碰到螢幕的瞬間,螢幕“唰”地一下自動亮起。
螢幕上沒有作業系統介面,只有一個播放按鈕。
他鬼使神差地點了一下。
一段影片開始播放。
畫面有些晃動,像手機拍攝的。
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圍坐在一張大桌子旁,正興高采烈地用五顏六色的紙板和膠水,製作著一個個簡陋的“儲物袋”。
一位年輕的女老師笑著對孩子們說:“大家記住,我們今天學習的,是‘楚牧之’精神——那些看不見的幫助,才是最厲害的真裝備。就像你們做的這個儲物袋,它能幫別人裝東西,但自己卻藏在背後。”
影片裡的孩子們齊聲歡呼,鏡頭掃過他們天真的笑臉。
影片戛然而止,螢幕變黑,隨即彈出一行冰冷的白色文字:
“任務釋出者:未知。接任務者:73人。狀態:進行中。”
楚牧之如遭雷擊,渾身僵硬。
就在這時,小黑輕盈地跳上桌子,一隻爪子在他的注視下,輕輕地點在了平板電腦的螢幕上。
幾乎在同一瞬間,楚牧之扔在沙發上的私人手機終端自動亮起,備忘錄裡跳出一條全新的、非他本人錄入的記錄:
“信念網路已初步構建,節點活化,正在自我擴張中,無需指令。”
楚牧之緩緩抬起頭,目光穿透陽臺的玻璃,望向窗外那片熟悉的、被萬家燈火點亮的夜色。
陳師傅的修鞋攤早已收工,只留下一盞昏黃的燈;李阿婆家的窗戶亮著,溫暖而寧靜;遠處,小學的輪廓在夜色中沉默。
過去,這些只是他生活中的背景板。
而現在,他看著這些星星點點的光,第一次感覺到,它們不再是孤立的存在。
每一盞燈背後,都可能是一個被悄然“啟用”的節點,一個像陳師傅一樣,在夢中接到“神啟”的普通人。
他,李阿婆,陳師傅,福利院的老師,那個送他布偶的男孩……一張無形的網,正在將他們所有人,悄無聲息地連線在一起。
他不再是一個被系統選中的孤單玩家,而是身處一個巨大漩渦的中心。
這個漩渦,正以他無法理解的方式,將整座城市都捲入其中。
他必須搞清楚,這張網的邊界在哪裡,它的目的又是什麼。
而要解開這一切,他不能再一個人戰鬥了。
他需要找到其他的“節點”,找到他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