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指之間又過了近兩月。
而沈斯南離開的日子也匆匆過去了兩月之久。人在海上行,所以以往的家書便沒有辦法送到。
至於沈家人惦記於沈斯南的安好,也僅僅只能靠著思慮來度過。
此番,二子有這樣果斷的選擇,沈宗璽雖是沒有表露過意思,心裡卻是對他的舉止感到欣慰。
興許這便是從前混日子的二子變化的重要轉折點,畢竟自從他娶妻後,已經有所變化。沈宗璽對此深深的相信。
崔氏作為婦人思慮的方面自然與丈夫不同,一方面擔心二兒子在外的情況,一方面往二兒媳院子的次數增多。
初為人母,丈夫不在身邊陪同,照顧牙牙學語的孫兒,崔氏作為過來人能理解二兒媳眼下的辛苦。
擔憂是擔憂,每回見到孔秩幽與沈頌榛母子二人親暱的相處,似乎全然沒有被沈斯南的離去而影響。
這不,沈頌榛六月有餘,可以食些化成糊狀的吃食。崔氏便燉了濃郁的雞湯給他煮了碗米糊送過來。
現下已臨近立夏,氣候變得悶熱。
崔氏見其母子二人在院子裡乘涼,一大一小兩張都生得格外好看的臉湊在一起,使崔氏都不願去打擾了這幅美好的畫面。
沈頌榛仰頭坐在孃親懷中,兩顆黑黝黝的大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院子裡那棵桃樹。桃枝上垂掛著比拇指大一點的果仁,尚未成熟,露出青色的外衣。
肉乎乎的手指朝著桃樹叫囂,“呀….咦…呀….”。
沈頌榛學會了張嘴胡亂叫喚,成日想要什麼便要咿咿呀呀個不停。
孔秩幽看了眼靜止的桃樹,淡然與他說道:“阿榛莫要想了,桃子還沒成熟,到不了你的嘴裡。”
沈頌榛像是聽懂了孃親的話,瞬間失望的垂下腦袋,嘟起一張小嘴,樣子可愛極了。
立在院門邊上的崔氏看一眼便覺得心要化了。
沈斯南雖然大了後成了淮南有名的紈絝子弟,但是小時候的他可是相當的討人喜歡。崔氏記得,二兒子小的時候不高興了便是這幅神情,令人捧腹想大笑。
崔氏向她們邁進,輕笑出聲道:“阿榛肚子餓了嗎?看祖母給你帶什麼來了?”
別看沈頌榛平日裡頑皮好動得不行,卻是在對吃東西一事上分外的在意。凡是有吃的在他跟前晃動,其他什麼都吸引不了他的注意力。
聽到祖母熟悉的聲音,沈頌榛轉過頭看去,視線晃到祖母手裡捧著的食盒,立刻喜笑顏開。
臉蛋兒都擠在了一塊,惹得崔氏心軟的一塌糊塗。捧著食盒瞬時就到了孫兒面前來。
沈頌榛記得,每回祖母帶著這種小盒子過來看他,他便有好吃的。
這會兒,換成了盯著崔氏手裡的食盒,咿咿呀呀地不停。
崔氏把食盒放在書桌上,一面開啟,一面還不忘安撫餓了的孫兒。
她哄道:“乖啊,祖母這就給你取出來,阿榛等著。”
孔秩幽無言以對地別開了眼,一個時辰之前剛剛用過午食的胖小子,這會兒見到吃的又饞了。
同婆母崔氏嬌嗔道:“娘,您又寵阿榛了,這小子已經有夠沉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