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太子因被顧彥昭查到生母之事,分外針對他,與他頻繁當堂爭鬥,口舌之間都不相讓。
顧彥昭頻頻被太子極其黨羽針對,整日疲憊不堪,回到府中卻強顏歡笑,如無事人般。
這場風波持續數日,甚至百姓都在議論,自然也傳到言望舒耳中。
此時她正在店中向客人講解新品成衣的特點,聽到有人閒談起此事才知道顧彥昭最近過的是什麼日子,為他所擔心。
太子剛經歷皇后被打入冷宮,他勉強保住自身,又因募捐之事在皇帝心中挽回形象,此時應該眯著才對,怎會如此鋒芒畢露,頻頻在朝堂上搞事。
他與長公主互為黨羽,即便他魯莽衝動,長公主也該勸阻他才是,怎的在這時候長公主隱形了。
莫非太子是被人挑唆,有人等著他與顧彥昭相爭,漁翁得利?
言望舒正擔心他們二人爭鬥下去會兩敗俱傷,便聽聞南方寧州突發地震,房屋成片倒塌,無數人被掩埋,且餘震時波及到相鄰州城。
地震之後又遇大雨,爆發瘟疫,如今慘不忍睹,情況岌岌可危,州府接連向朝廷請求援助。
朝堂之上,百官議論此事,殿內鬧哄哄地卻沒有結論。眾人皆知道需要主事官前去坐鎮,卻無人站出來。
“夠了!”皇帝被吵得心煩,亦知道百官為何吵鬧不休,將目光放在太子身上。
平日裡最是刷存在感的人,此刻卻垂著首,生怕被皇帝點名。
“寧州州府已向朕接連上奏摺,災情前線死傷無數,慘絕人寰。瘟疫肆虐,災民無數,正是用人知之際,你們此時不站出來卻在這推來推去,平時的厲害怎麼不見了?”
皇帝龍顏大怒,百官鴉雀無聲。
“既無人肯去,朕便將此重任交由太子,此事關乎千萬百姓,你務必盡心竭力,以最快速度帶賑災款與太醫前去,再帶三千精兵馳援。”
皇帝知道此次事情若是辦成,必會收攬民心,太子因募捐之事已經獲得一些民心,若再受百姓愛戴,日後繼位了也不會太難以守天下。
“父皇,兒臣……兒臣不懂醫理,也從未涉及過賑災之事,恐怕會辦不好,反而耽誤賑災,還請父皇另選他人。”太子慌張地婉拒,對他來說真是怕什麼來什麼。
他聽著又是地震又是瘟疫,唯恐避之不及,更別提去現場了。
皇帝沒想到他竟會拒絕,當即便不悅:“正因你沒有經驗才需歷練,若整日在東宮坐著便能當好儲君,豈不是人人可以當?”
這話實在嚴厲,甚至有威脅之意。
太子大驚失色,惶恐地跪下,急忙為自己辯解:“兒臣律法不是逃避責任,而是寧州接連震動,瘟疫肆虐,兒臣只怕有命去,無命回啊。”
“父皇只有兒臣一個嫡子,若兒臣有三長兩短,也讓父皇痛心。”
說到底便是他不去寧州是膽小怕事,更怕地震震到他,瘟疫傳染他。
“你真是太讓朕失望了!”皇帝原本對他寄予厚望,但該用他的時候卻指望不上他,還有什麼時候他能有所擔當?
太子攥緊雙拳,任由皇帝怎麼說都不肯改口,讓皇帝失望還能挽回,若死在外面便什麼都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