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暴斃第二日,早朝之上。
無人坐在那個位置上,百官議論紛紛,對自己仕途皆擔驚受怕。尤其是丞相,不僅前途未卜,女兒沒了丈夫也讓他一夜間多了許多白髮。
“如今太子暴斃,朝堂無人主持,不如便由衡王代為管理朝政。衡王為百姓所做之事,大家有目共睹,何況衡王能力超群,也是最合適的人選。”
先前支援顧彥昭之人在此時站出來為其說話,而他本人卻沉默不語。
太子暴斃不是偶然,極有可能是長公主在收網。
“誰說除了衡王便無人了,可有問過本公主?”
倏然,長公主聲音在大殿響起,眾人皆回頭看去。便見長公主華服出場,尤為莊重。
“長公主怎麼來朝堂了,她不是應該回封地了嗎。”
“這話是何意,莫非她還要與衡王相爭,她可是女子啊,從無女子聽政的先例。”
眾人議論紛紛,毫不顧慮長公主正在場。在百官眼中她雖貴為公主,卻不應該出現在朝堂。
長公主鎮定自若地走到最前方,不等她開口便有人為她抬來貴妃椅,她坐在龍椅側方,居高臨下地望向百官,語氣從容地說出驚天駭人之言。
“如今太子暴斃,皇上膝下無嫡系皇子,庶子年幼不經事,唯有本公主可主持大局。本公主亦是正統皇室血脈,有何不可?”
長公主說得理所應當,並沒有因為自己是女子而有絲毫不自在。
顧彥昭墨色的眸微沉,眼瞼微斂,將太子死因瞭然於心,詫異長公主竟有如此狠厲手段。
百官心思各異,或嘲諷或鄙夷,更多的是認為此想法異想天開。
“可從無女帝先例,長公主此行實在是有違理法,恐怕會惹來百姓反對,皇上也不會同意。”
“從來沒有女子參與政務,若長公主當真要參與奪嫡之爭,恐怕會引來天譴,令百姓處於水深火熱當中,請長公主三思!”
在一眾飯對聲音中卻響起不同的聲音,且走到百官前開口:“從前沒有,若長公主為女帝那便開創先河,以後便有了。”
“長公主除不是皇子,哪點不比皇子更優秀,若能將國家治理得井然有序,無外敵亦無內患,那便是明君,女子又如何?”
這些官員自然是站在長公主那側,只是無人知道他們是何時倒戈,長公主又是如何說服他們。
其他官員見有人支援,便與支持者爭執起來,各執一詞。
顧彥昭聽得莫名煩躁,冷喝一聲:“夠了!”
他一聲響,百官皆收斂聲音,眼下百官皆將他當成最有希望繼承皇位之人,皆不敢與他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