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進70搞科研

第79章 玉米脫粒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帶領小隊裡的人積極勞動,不偷奸耍滑。

趙大成來到趙清這片地的田埂上,看著趙清用割麥機在田裡對著大豆一陣“咔嚓咔嚓”的割。

看到也是手癢癢,這麼快的收割速度,誰不動心啊?

趙大成又看了看別處無心幹活的村民,也能理解他們的心思。

任誰看到這麼快的幹活速度,能穩得住的?

他自己看到都心癢癢,都想試試割麥機割豆的感覺,看看是不是和割麥子和水稻似的那樣快?

看完後,趙大成轉身就去找了大隊長。

接下來第一小隊,第三小隊,第四小隊和第五小隊的隊長,都在看過趙清用割麥機割豆的速度後,轉身去找了大隊長。

事情發展的十分順利,沒過多久,各個小隊的小隊長就讓小隊裡的人,去倉庫領了割麥機。

當然,田裡這麼多人,就是有個別家裡自己製作了割麥機,也是不夠每人一臺割麥機的。

所以大隊長又從五個小隊裡,挑出了不少人,負責把地裡割下來的大豆,拉到打穀場上。

幸好打穀場騰出了不少地方,不然還放不下呢。

現在只有把打穀場分成兩邊了,玉米一邊,大豆一邊。

這兩樣糧食都需要曬,倒是不急著處理。

就這樣,早上剛乾了一會兒,地裡割豆子的村民都換上了割麥機。

用起割麥機的速度的確快了不少,一時間地裡的說話聲,吆喝聲都少了不少。

只聽到滿地的“咔嚓咔嚓”聲。

趙清在見到趙大丫也在用割麥機時,就知道,現在恐怕地裡的人都用上了割麥機。

不過趙清發現了一個弊端,那就是割豆秸稈時,因為豆秸稈比較粗,也比麥秸稈和稻秸稈結實,所以比較費割麥機,也就是割麥機的磨損比較快。

畢竟割麥機也只是普通的木頭做的,不是什麼結實的材料。

不過,趙清相信大隊長是不會在乎這點磨損的,比起磨損這點木料,還是收糧食比較重要。

想到這些,趙清也就沒去多這個嘴。

以往每年只收大豆,再運到打穀場就需要20天的時間,今年因為有了割麥機,大隊長就把多出來的人用來運大豆了,所以今年只用了不到十天,就把地裡的大豆都拉到了打穀場上。

不過,別以為這樣就能歇著了。

打穀場還有玉米棒子沒有脫粒呢,就是剛割下來的大豆也是還在豆莢裡,等曬乾了脫粒呢。

所以村民們又都轉移到了打穀場上,開始給玉米脫粒。

力氣小到就拿小錐子和螺絲刀,這些東西慢慢脫粒。

力氣大的就拿麻袋,裝半麻袋玉米棒子,然後用木棒用力捶打。

這樣把玉米棒子錘打碎後,再用簸箕把碎掉的玉米芯和一些髒東西簸出來就行。

這個方法也比較快。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