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現在表現的可是趙三丫懦弱少語的性子,當然不能跟著吐槽,不管內心演了多少集的大戲,面上卻衝著劉鳳蘭靦腆一笑,然後把頭低下。
一副既沒有膽子又沒話可接的模樣。
劉鳳蘭也只能多嘴這麼一句,自從她男人當兵犧牲後,她的性格就強硬多了,家裡有老有小的,全靠她一個人支撐。
強硬慣了,非常看不慣軟性子的人,但也只是看不慣,她不會多說什麼。今天多這麼一句,也只是看這丫頭是個十分乖巧的孩子,頭上又磕破了,一時沒忍住。
這年頭自家都吃不飽,穿不暖的,只有那些吃飽了撐的,才會管別人家的閒事。
這時,趙大丫幾人也把豬草倒進了棚子裡,對這邊喊了聲“三丫,走了,中午了趕緊回去,還得做午飯呢。”
趙清應了聲,又對著劉鳳蘭道“嬸子,我們走了。”
“走吧,我也得趕緊回去做飯呢。小豪和小英雖然在學校吃飯,可他爺奶還在家裡等著吃飯呢。”
趙清聽到上學,有心想多問問學校的情況。但看到趙大丫他們都已經走出了養豬場,也知道時間不允許,就連忙追了上去。
她可不想因為回家晚了,被李老太唸叨。
追上趙大丫後,趙清想了想,還是問了出來“大丫姐,鳳蘭嬸說,小豪和小英都去上學了,學校在哪裡呢?我怎麼沒有聽說過咱們村有學校啊?”
趙大丫奇怪地看了一眼趙清,這個三妹以前從來不關心旁的事情,每天就機械似的過著,農忙時讓下地幹活兒就下地幹活兒,農閒時讓上山割豬草,就跟著他們一起去割豬草。平時在家誰指使她幹活,她也會去幹。
表情木訥,眼神從來沒有直視過別人,總是低著頭,塌著背。
好像從早上三妹就不太一樣了,雖然話還是少的很,表現的還是很懦弱。
但那挺直的背脊,抬起的頭,眼神裡的亮光,都不一樣了。
現在竟然還關心起學校的事,趙大丫也只是在心裡奇怪了一下,就回答了趙清的問題“我們村哪裡有學校,附近幾個村子都沒有學校,只有縣裡有學校,我們村的人想上學得去縣裡,小學和初中都得在縣裡上呢,去縣裡來回得兩個多小時,中午還得在學校吃飯,所以得自己帶口糧。”
趙二丫她們也聽到了她倆的話,趙五丫一撇嘴,還因為早上趙清沒起來幹活,還要自己去叫她吃飯,心存怨氣呢。
就對著趙清沒好臉色的說“三姐,你想什麼呢?知道學校有什麼用,咱奶也不會讓你去上學,再說,現在上學有什麼用?下鄉的那些知青不都是初中,高中生嗎?不還是要到鄉下來幹農活?”
趙五丫雖然這麼說,但趙清還是從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羨慕的情緒。
趙大丫怕趙清真的想上學,也接著道“是啊,咱奶不會讓你去上學的,咱們家就只有寶軍去上學了,也是才一年級。”
趙寶軍能上學,還是趙家富向趙鐵柱和李老太要求的,生了四個孩子才有了這麼一個兒子,當然寶貝的厲害,對這個兒子的期望也很大。
而且趙家富是個心裡很有成算的人,他觀察到,不管是縣裡廠裡上班的,還是村裡的幹部,計分員,婦女主任都得會識字,會計算,他們也會把自己的子女送去學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