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一聽急忙道:“餘先生你可不能這麼說啊,以前要半個什麼小事、蓋個章、開個證明之類,不讓跑幾趟,拖個七八天,那是絕對辦不下來啊,但是現在自從你來了之後,當天能辦的當天就出來,再也沒像以前那麼拖拉了,大家可都念著你的好呢。”
蘇父也道:“餘先生你是個好人,你來咱東魚鎮這一年,咱鎮上改變不少,衛生比以前好了許多、綠化也好了許多、下水道也重新做了一遍,下雨也不再像以前、到處汙水遍地了,這些看看得著的改變,大家可都看在眼裡啊。”
蘇齊也不自覺點了點頭,雖然不經常在家裡,但這些事情他也聽說過。
“這些都是我的工作,實在談不上為大家做事。”
余天澤搖了搖頭,正色道:“要是說真正為大家做事,不是做這些本該我們做的小事,而是真正做些為大家創收、減負、提高生活質量的發展大計,這樣才算幹實事。”
一直沒開口的趙得發小聲插話道:“餘先生你謙虛了。”
“現在咱們鎮,本職工作這一塊,勉強達標了。”
余天澤微微一笑,嘆息道:“不過要說道咱東魚鎮的發展,但這一年多來還是在原地踏步啊。”
這是一個大問題,一提出來之後客廳裡進入短暫沉默。
余天澤看向蘇齊、志強笑道:“大家都是年輕人,我也就開門見山了;我今天來,就是來向蘇齊、志強兩位老弟拉投資的,請你們助我一臂之力,來為咱東魚鎮的發展,做份大貢獻。”
“拉投資!”
蘇父、二叔一怔。
恍然間發現,兒子已經這麼厲害了,如今鎮裡一把手要都有求上門了。
蘇齊劍眉一挑、笑笑:“我也在東魚鎮長大,如果能為家鄉發展,做出一份貢獻,我也是很開心的;餘先生不妨說說你的想法,讓我先琢磨、琢磨,可行否。”
余天澤進入正題:“咱東魚鎮處於覆地,距離南明三百多里,如果說引入一些大型工廠、興辦企業,也不怎麼現實,如今呢只有依靠我們自身土地資源、人力資源進行整合,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道路。我第一個想法嗯,是將東魚鎮所有土地資源集中起來,用現代化大型機械,將小塊田地整成大塊,學些國內一些大型農場經驗、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然後統一分配。”
老一輩的蘇父、二叔一聽,不僅開口道:“那不就是大集體了!”
余天澤笑道:“不一樣,雖然都是土地集中,但當年生產力低下,所以才會造成一些不如意現象,而如今情況不同了,現在是大型機械化,我們不會要求人人都去做,只會聘用一些員工、大概在三兩百人,管整個東魚鎮的生產。”
二叔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通道:“兩三百人,就能種了東魚鎮,七八萬畝地。”
余天澤笑笑:“一些大型農場,二三十個人種三四萬畝地,在一些大型農場是很正常的現象,兩三百人管理東魚鎮所有土地,已經算是人數多的了。”
“現在我再來給你們講講,土地集中化管理有多少好處?”
“你們說咱東魚鎮七八萬地,這其實是裡有很大誤差,咱們東魚鎮真正土地,是十一萬零三千畝,但統計在冊戶口人均分配土地,真正加在一起,也只有七萬八千畝,那大家有沒有想過,剩餘三萬五千畝土地哪去了?”
“哪去了?”眾人大眼瞪小眼。
余天澤侃侃而談:“村莊佔地、路徑佔地、池塘佔地、溝壑佔地,這些地加在一塊,足足三萬五千畝,只要把這東魚鎮多有土地接種起來,這三萬五千畝地就可以多出來,以最保守的方式一年種植下來、一畝地五百塊、就能多創收一千七百萬十萬。”
蘇齊、志強倒沒什麼,畢竟一千七百五十萬,也不過是一塊好點的翡翠。
但蘇父、二叔、趙得住、趙得發兄弟,卻驚呆了。
一個鄉鎮若是多一千五百萬,能夠幹多少事情啊,真正讓居住環境大改變。
“這個專案一開始,光平整土地就要大批人工,能提供許多就業崗位。”
“只要地畝集中起來,能夠解決兩大問題,一個是如今許多留守老人,根本種不了地了,如今這麼一來,地就由農場幫他們種,讓他們依舊不減少收入。”
“還有那些外出務工人員,以往他們的地畝都閒著,如今農場一弄下來,他們也多了一份收入。”
“如果這一步我們進行穩妥,第二年之後就可以嘗試著:開闢部分地畝出來,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建立工廠、辦理企業,走深加工道路、對外銷售道路”
……
“還可以辦理一些飼料廠、將農作物進行加工,生產成飼料,同時辦理一些養殖場、養魚場、形成一條簡單的產業鏈,逐漸摸索技術、培養人才,然後逐步拓展、向大規模發展。”
“只要到了這一步,咱們東魚鎮本地人,根本不用去外地做工,在本地就有工作。”
“這樣既能照顧父母、又能教育孩子,不至於讓大家光忙著掙錢,而忽視了教育問題。”
“教育一好、孩子將來成才,又是一個迴圈,整個東魚就能越來越好。”
說道最後,余天澤只口乾舌燥剛想喝茶,發現茶杯已經空了,再一抬頭髮現眾人都在看著他。
啪啪啪!
嘩啦啦掌聲響起來,便是蘇齊也由衷鼓掌,發自心底的佩服起這人來。
蘇齊直接道:“餘先生,你要多少投資。”
“這就談好了,還是年輕人痛快啊!”
余天澤怔了怔,沉聲道:“前期投資主要是採購大型機械、以及第一年多出來的那些土地的種子、肥料、藥物,還有付平整土地人工工資,粗略估算下來大概要五千萬左右,不知蘇老弟你能出多少。”
“五千萬我可以全出,但我又一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