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面色陰沉,極為不善,繼而滿心疑惑地問道:“朕對華山派與嶽不群確有幾分印象,傳聞中,華山派不是已然沒落了嗎?”
“論及高手,也唯有風清揚一人隱居於後山,多年來不問世事。如今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李大監趕忙回應道:“陛下所言極是。然而,近幾個月來,嶽不群的變化可謂一日千里。待到我們察覺,欲要採取行動時,卻發現他已然勢大難制。”
“一群廢物!你們這些人當真是飯桶!竟然讓嶽不群在你們的眼皮子底下成長到如此地步?那些負責情報之人究竟在做什麼?”弘治皇帝怒不可遏。
“陛下,奴才若只是派些手下前去,怕是不足以對付嶽不群。而若是任由事態再這般發展下去了,否則這江湖必將大亂。”
弘治皇帝已然想到了此事可能引發的嚴重後果。
嶽不群日後一旦崛起,不,甚至無需等到日後,就眼下而言,嶽不群僅憑一己之力便能鎮壓整個江湖。
如此一來,勢必會讓原本已然衰微的江湖再度煥發出勃勃生機。
而朝廷對江湖實施了長達上百年之久的計劃,只怕會瞬間毀於一旦。
那可是幾代皇帝耗費了無數心血才得以實現的啊!
李大監略作猶豫,終究還是開口說道:“陛下,僅幾位供奉恐怕也是難以對付嶽不群。”
弘治皇帝明顯一怔,“若朕沒記錯,幾位供奉幾乎全部達到了後天境界的極限,擁有百年內力,甚至已然打通任督二脈。你竟跟朕說他們對付不了嶽不群?”
嶽不群就算再厲害,至多也與幾位供奉旗鼓相當。
皇室所掌握的各種神功秘籍數不勝數,怎麼可能幾位供奉同時出馬,還對付不了一個小小嶽不群呢?
“陛下,奴才仔細研究過嶽不群的情報。此人具體境界雖不得而知,戰績也並不多,但每一次都令人震驚不已。”
“更為可怕的是,他似乎每時每刻都在不斷變強。再加上他已然掌握了傳說中的劍氣,奴才甚至懷疑……”
李大監似乎想到了某些極為可怕的畫面,忍不住嚥了咽口水,“哪怕是請動十位供奉,也未必能夠將嶽不群留下。”
他沒有說出的是,如果請動的供奉數量不夠多,很有可能他們自身都會陷入危險之中。
“當真如此?”弘治皇帝臉色一正,嚴肅地問道。
李大監狠狠地點了點頭,強自鎮定道:“奴才敢以性命擔保!”
弘治皇帝雙目微微眯起,眼眸中光芒閃爍不定,他靜靜地佇立在那裡,陷入了深沉的沉思之中,無人知曉他的腦海中正思索著什麼重大的決策。
片刻之後,弘治皇帝的聲音打破了這片寂靜,他果斷地開口道:“既然如此,那就留下兩位供奉守衛皇宮,其餘所有的供奉全部趕赴福州!”
此言一出,宛如一道驚雷在空氣中炸響!
李大監聽到弘治皇帝的這一決定,心中猛地一陣戰慄。
儘管剛才提出請供奉出馬的建議是他,但他著實沒有想到,陛下竟有如此非凡的魄力,行事這般雷厲風行!
他的目光中流露出既震驚又敬佩的神色,心中暗自感嘆陛下的果敢與決斷。
李大監對於皇室具體擁有多少位供奉並不清楚,但據他平日裡的瞭解,那至少也有幾十位之多。
如果真的近乎全員出動……李大監的思緒如同飛馳的駿馬一般,飛速地轉動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