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君即位後,正如葵花老祖所言,嶽不群不僅未前來找麻煩,還特意以華山派的名義送上厚禮,以示其並無惡意。
遠在大內某一偏僻角落的弘治皇帝,聽聞此訊,頓時長長地鬆了一口氣。
他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如此一來,他所犯下的過錯,終歸不是不可挽回。
對於極少數知曉內情的人和勢力而言,他們自然清楚此次皇帝退位與新君登基的來龍去脈。
自此,他們對先天強者的態度變得更加敬畏,不敢有絲毫冒犯之意。
他們深知,先天強者的力量是他們無法抗衡的,唯有保持敬畏之心,方是生存之道。
而在另一邊,嶽不群早已將此事拋諸腦後。
一行人等在從福州回到了華山前後,皆是在修煉各種劍法。
華山之巔,雲霧繚繞,宛如人間仙境,嶽不群手持長劍,身姿挺拔如松。
不得不說,在領悟出劍勢之後,他再去修煉這些劍法,當真有一種高屋建瓴之感。
每一次揮劍,都彷彿能觸控到劍法的精髓,感受到劍的靈魂。
每每修煉,都會有所收穫與感悟,進步之明顯,簡直是肉眼可見。
而這般心情愉悅之下,他修煉起來更是快了三分。
很快,除西嶽華山劍法之外的四嶽劍法,便相繼被他修煉至大成境界。
一瞬間,種種關於四嶽的劍法感悟如潮水般洶湧而來,他彷彿置身於一個劍的世界,盡情地探索著劍法的奧秘。
嶽不群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成就感,他知道,自己的劍法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大成境界後的圓滿不說唾手可得,也是相距不遠矣。
而就在此時,一件令人始料未及之事宛如一顆突兀的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泛起層層漣漪。
新君剛剛登基,那象徵著至高無上皇權的龍椅尚未坐熱,卻出人意料地專門給華山派下達了一份聖旨。
當那傳旨太監拖著長長的尾音,一字一句地將聖旨宣讀完畢,嶽不群起初是微微一怔,隨後才如夢方醒般驚覺。
新君竟然效仿太祖皇帝賜封武當,直接將華山及其周邊百里之地,毫無保留地悉數賜予華山派。
這般舉動著實讓嶽不群也是為之一震,深切地感受到這位新皇帝的非凡氣魄。
然而,僅僅片刻之後,嶽不群稍作思索,便哂然一笑。
在他的心中,無論處於何時何地,終究還是實力最為關鍵。
畢竟,在這波譎雲詭、風起雲湧的江湖之中,唯有強大的實力,方能讓他和華山派立足於世。
新君此舉,背後或許有著諸多複雜的考量,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他嶽不群如今乃是先天境界的強者!
嶽不群更是深知,唯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夠真正站穩腳跟,不被他人輕易撼動。
華山派今日因為他,而幸運地得到此等意外賞賜,但倘若他有朝一日離去,門派實力不濟,恐怕也難以守住啊。
唯有不斷磨礪自身,以實力為堅實的基石,方可確保華山派得以長久延續,不被歲月的洪流所淹沒。
而對他來說,這封聖旨還沒有達到大成境界的四嶽劍法,更讓他高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