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不群開始細細回味方才翻閱佛經時的狀態,他的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透著一絲凝重。
試圖從那短暫的經歷中,找出究竟是哪個環節差點讓自己深陷其中,然而,苦思冥想,卻毫無頭緒。
他越琢磨,越覺得佛門手段宛如深不見底的幽潭,神秘莫測。
這種從精神層面影響人的方法,就像是無形的利刃,其殺傷力遠勝於世間的刀劍。
刀劍只能傷人皮肉,而這種精神之法,卻能直搗人心,令人防不勝防。
他腦海中突然閃過江湖中那些關於佛門感化世人的傳說。
那些原本兇殘暴戾、殺人如麻的惡徒,在接觸佛門經義後,竟如同換了一個人般放下屠刀。
以往,這些故事在他看來,只是佛門慈悲為懷的體現,可如今,他卻有了不同的看法。
現在看來,那些人放下屠刀,或許並非完全出於自願。
在這其中,佛門的“度人”之法必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且這種方法的恐怖程度,極有可能遠遠超出常人的想象範圍。
不過,經過這一番波折,嶽不群竟意外地察覺到,自己的精神力量明顯增強了幾分。
他喃喃自語道:“不破不立,破而後立嗎?”
他的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心中暗自思忖,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呢?
或許再嘗試一次就能知曉答案。
雖說剛才的經歷讓他有些心有餘悸,但也讓他對自己的精神強度有了初步的瞭解。
若是僅僅這種程度的精神影響,最多隻能讓他短暫地沉浸其中,完全沒什麼可擔心的!
為了進一步驗證,嶽不群還是謹慎地挑選了一本和之前感覺相近的佛經,然後緩緩翻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場景再次上演。
即便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可當他的目光觸及佛經上那些文字,手指翻動書頁時。
他的精神世界還是像平靜的湖面被輕輕投下了一顆石子,泛起了一絲微妙的漣漪。
那種奇妙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無法用言語來描繪。
他彷彿感覺自己的靈魂跨越了漫長的時空長河,與那些曾經虔誠抄錄佛經的高僧大德,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靈魂在這古老的智慧中穿梭,似懂非懂,如夢似幻。
只是這一次有所不同,嶽不群彷彿多了一個旁觀者的視角。
他像是站在另一個維度,冷眼旁觀著另一個自己,沉浸在這如夢似幻的奇妙感覺之中。
然而,作為旁觀者,他無法掌控局面,最後依然是靠著精神深處傳來的警示,才從這如夢似幻的狀態中猛然驚醒。
這一次,由於嶽不群特意留意,很快就發現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雖然和上次一樣陷入了相似的場景,但他明顯比上次更加清醒。
顯然,人的精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性,就像經過磨礪後會變得更加堅韌,愈挫愈勇。
相對而言,這次受到佛經的“精神影響”程度幾乎與上次相同,但相應的成長和收穫卻減少了不少。
不過,嶽不群本來就是抱著增強知識底蘊的目的而來,如今精神能有意外的收穫和成長,已經很滿足了。
隨後,嶽不群在藏經閣中如飢似渴地翻閱一本又一本佛經。
他一方面是為了增強自身的知識底蘊,另一方面則是藉助佛經的“精神影響”來磨礪自己的精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