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都是一些極為特殊的功法才能做到,其數量猶如鳳毛麟角般。
藏經閣中的大部分功法和各種道家典籍,雖然沒有這般神奇的功效,但它們對於修煉者來說,卻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它們就像是肥沃的土壤,能夠為修煉者增加個人底蘊,化作自身%功法源源不斷的資糧。
對於嶽不群而言,有了藏經閣中的這些功法作為資糧,他便可以繼續完善已經融合而成的幾種功法,讓它們變得更加完美。
他在藏經閣中如飢似渴地翻閱著一本又一本功法,每一本功法都像是一塊拼圖,被他取其精華,鑲嵌在自己融合後的功法之上。
只不過,武當派在功法傳承方面,和少林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畢竟少林寺有著千年的傳承,其功法的數量和種類之豐富,武當派在這方面確實無法與之相比。
少林寺的藏經閣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寶庫,裡面堆滿了無數代高僧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然而,武當藏經閣中的各種道家典籍,卻讓嶽不群大為驚喜。
這些典籍在數量上或許比不上少林,但在質量上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只能說不愧是張真人所創的門派,論及道家典籍的質量,恐怕也只有當年的重陽宮可重陽宮媲美。
這些高質量的道家典籍,每一本都像是一位智者在他耳邊娓娓道來,講述著天地之間的奧秘。
相比較有些佛經具備的“精神影響”之類的,這些道家典籍即便同樣引起了嶽不群的精神共鳴,卻是完全無害的。
儘管嶽不群沉浸其中,精神上卻沒有任何不好的影響,只有底蘊在不斷的得到提升。
此時再看他的屬性面板,除了原本的佛韻之外,又多出了一個道韻。
如果有對應的數值,此刻絕對是在不斷的上漲。
雖然嶽不群現在還不知道道韻和佛韻到底有何用處,但他有一種預感,二者的逼格這麼高,在後期絕對能夠起到比較大的作用。
哪怕是現在,隨著再次完善一些的主修功法開始運轉,嶽不群也漸漸意識到了一些不同之處。
每一次先天真氣的運轉,都牽引著帶著佛韻和道韻二者的起伏。
受此影響,主修功法在立意上似乎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
漸漸有一種佛、道的韻味蘊含在其中,只不過在嶽不群的主觀意識之中,道韻還是佔據主流的。
畢竟少林之行時,受當時佛經的“精神影響”,哪怕他沒有被蠱惑,反而獲得了不少的好處,但對此也真的提不起半點好感來。
倒是在新的功法運轉之下,精神受此影響,再次增長了不少,倒真的是意外之喜。
而先天真氣受此影響,已然具備了一種獨特的氣質,沒錯,就是氣質。
先天真氣在融入一絲劍勢之後,此刻再次將一絲道韻也融入了進去。
嶽不群有些想不明白,難道別人的先天真氣也是動不動就融入這些東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