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河的話像一記重錘,砸在馬皇后心上。
想到自己的子孫後代可能因養尊處優而淪為廢物,身為國母的她,心中實在不忍。
“蘇河,你這話是否太過嚴重?”她忍不住反駁,“如今有皇上親自教導,又有眾多名師,皇子們個個都很優秀,怎會變成你所說的那樣?”
朱標也介面道:“蘇兄,話雖刺耳,但確實有些言重了。我的諸位弟弟,雖有貪玩之時,但都有最好的老師教導。父皇與我平日要求甚嚴,他們不敢胡來。”
他對此很有信心,畢竟有好幾個弟弟是他看著長大的,長兄如父的責任感讓他堅信弟弟們的品行。
蘇河沒有立刻反駁:“太子殿下說的在理。當今幾位年長的皇子,皆是氣度不凡的貴族子弟。後世史書也讚譽您為‘古往今來最穩當的太子’,只要您坐鎮,諸藩王必定真心臣服。”
聽到這裡,臺階上的母子二人心中舒暢。
馬皇后看向兒子的目光更是充滿欣慰:“哈哈,我兒朱標得我與你父皇悉心栽培,自然不會遜色!”
朱標謙遜回應:“母后過譽了,兒臣還有許多不足,需向父皇母后學習,日後定當努力,成為一代明君!”
馬皇后眼中滿是讚許。
看到兩人期待的目光,蘇河明白,他們想讓自己收回“宗室會變廢物”的話。
但他來自未來,最有發言權。
“皇后娘娘,太子殿下,我知道你們不服氣。我這就說說為什麼減少俸祿也無用。假設俸祿減半,一位親王每年耗銀五萬兩……”
蘇河故意避開了朱標之前提高的數字,“加上其他開支,姑且算五萬兩。你們這一代或許不會,但下一代呢?下下代呢?乃至第七代、第八代呢?太子能保證代代都是明君?代代藩王親王都是賢良之輩嗎?”
他接著舉例:“千年前周文王拉車八百步,姜子牙言周朝國祚八百年。文王曾向天發誓,周朝代代有明君。結果呢?周幽王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留下千古笑柄!這算明君嗎?周文王的誓言有用嗎?”
這一連串質問讓朱標汗顏,剛才的自信蕩然無存。
蘇河繼續道:“說遠了。皇后娘娘想以減俸緩解問題,為何我說治標不治本?據後世記載,大明亡國前夕,宗室親王人數,僅不完全統計就接近三十萬!這三十萬全是朱家直系血脈,旁支還未計算在內。敢問二位,就算每位宗親一年只領一百兩銀子,一年總計是多少?三千萬兩白銀!整個大明需要多少稅收才能供養得起這麼多人?”
好不容易恢復的朱標,聽到“三十萬宗室”時,臉色瞬間慘白如紙,嘴唇發顫:
“這……這不可能吧?宗室後裔怎會如此之多?”
話雖出口,他自己都覺得蒼白無力。
蘇河冷笑:“不可能?太子殿下,你們終究還是低估了繁衍的速度。就拿您和您的兄弟來說,二十位皇子,每人若有五個孩子,便是一百人。這一百人再生,每人再生五個,便是五百人!如此迴圈,不出五十年,朱家需要供養的宗親就達上千人!這絕非虛言,歷史上還有人生育上百子女的例子。”
蘇河越說越激動,彷彿在揮舞無形的教鞭。
等他停下,馬皇后與朱標已是愁容滿面。
許久,馬皇后深深嘆息:
“唉……未曾想,重八立下的第一條祖訓,竟會成為勒死大明的繩索……標兒,你有何想法?”
朱標無奈搖頭,表示無計可施。
片刻後,他猛地看向蘇河:“難道……這是死局?難道就沒有破局之法嗎?”
他眼中充滿迫切的渴望。
蘇河看著他:“太子殿下,要解決此難題,須先克服兩大難關。若能攻克難關,辦法我自然會告知。”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