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桌旁的四人震驚不已。
蘇河如此直白的話語,讓他們內心受到巨大沖擊。
昨天蘇河預言馬皇后身邊人的死亡,雖然也令人驚訝,但畢竟生死由天,無人能預料何時遭遇意外。
可削藩不同,這代表著流血衝突!
而且是兒子和孫子之間的手足相殘!
這無論對朱元璋還是馬皇后來說,都是絕不願看到的。
朱標想到自己的兒子要削藩,第一反應就是立刻回東宮,脫下鞋子狠狠教訓那個逆子。
但轉念一想,此時的朱允炆才一歲多,還在吃奶,怎麼可能受得了打?
思來想去,最終只能化作一聲沉重的嘆息:
“哎~家門不幸,真是家門不幸啊!竟然出了這樣的逆子!母后,等日後允炆長大,我定會對他嚴加管教,絕不讓他變成一個對親叔叔下狠手的皇帝!”朱標鄭重地對馬皇后表達決心。
但馬皇后很快否定了他的想法。
“不必如此。允炆現在才一歲,況且將來誰繼承皇位還不好說。更重要的是,這件事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你父皇知曉。若讓他知道,有人在他身後就擅自更改祖訓,甚至對至親下手,允炆恐怕性命難保。”馬皇后的語氣十分嚴肅。
朱元璋一生歷經坎坷才登上皇位,他極其看重親情。
有歷史記載,一次上朝時,有官員進諫請求取消藩王制度,理由是藩王勢力坐大可能威脅中央皇權。結果朱元璋對此嗤之以鼻,他堅信自己的後代都會是賢明的君主,藩王絕不敢反叛。
最終,他以“挑撥皇族關係”的罪名,下令處死了那位進諫的官員。
這就是朱元璋的鐵腕手段。
馬皇后的意思很清楚。
關於朱允炆削藩的訊息,必須嚴格限制在後宮範圍內,絕不可外傳。
朱標和朱棣立刻躬身行禮:“兒臣明白,此事定不會讓父皇知曉。”
馬皇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目光轉向一旁跪著的朱樉,加重語氣:“我說,都聽清楚沒有?!”
朱棣和朱標同時看向朱樉。
朱樉渾身一顫,連忙磕了三個頭:“兒臣遵命!”
放下茶杯,馬皇后看向蘇河:“你接著說。既然允炆選擇了削藩,最終卻失蹤了,這說明有藩王造反成功。是誰?告訴我。”
馬皇后心思縝密,已從前因後果推測出了大概。
蘇河對馬皇后的推斷深感佩服:“娘娘猜得沒錯,朱允炆的確是被藩王擊敗,最終下落不明。”
朱標聞言,第一個湧上心頭的就是憤怒。
能做藩王的都是他的親弟弟!
親叔叔竟讓自己的大侄子失蹤,這在皇室宗親中也是大忌。
“是誰?蘇兄,到底是哪位藩王讓允炆失蹤的?”朱標急切地追問。
馬皇后雖未言語,但態度同樣明確。
蘇河沒有立刻回答,而是抬眼看向不遠處低著頭的朱棣。
當他的目光定格在朱棣身上時,低著頭的朱棣感到渾身不自在,朱標的問話彷彿在他耳邊迴響。
他鬼使神差地猛然抬頭。
場面瞬間變得十分尷尬。
跪在地上的二哥朱樉,站在身邊的太子大哥朱標,坐在石凳上的母親馬皇后。
還有他最不想見到的蘇河,正笑著對他打招呼:
“嘿嘿,永樂大帝,你好啊~”
看到蘇河的笑容,朱棣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