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馬皇后似有心事,蘇河便不再打擾,轉身去忙自己的事。
他首先檢視昨日製作的香皂是否成功。
回到木屋,他用錘子輕敲木盒四周使其鬆動,然後緩緩倒扣,一塊西瓜大小的光滑香皂便滑落出來。
他切下巴掌大小的一塊,拿到屋外開始洗衣服。
正休息的馬皇后見蘇河手上搓出許多泡沫,還散發著香氣,頓時來了興趣。
她走近問道:“我方才見你從屋裡取了東西,轉眼就搓出這麼多泡沫?此為何物?有何用處?”
女性對氣味尤為敏感,馬皇后能從中嗅到淡淡花香。
“娘娘說的是此物吧?”
坐在小板凳上的蘇河舉起手中的香皂:
“它叫香皂,是後世用來洗衣的東西。用豬油、灰水、細鹽、硫磺和花瓣熬製而成,去汙力強,還能殺滅病菌,有助防止瘟疫傳播。”
經蘇河一說,馬皇后果然聞到一絲硫磺味。
但她很快被更重要的資訊吸引:
“你方才說,這香皂能防止瘟疫傳播?”
這個話題讓馬皇后的語氣變得嚴肅而鄭重。
蘇河這才想起,古人面對瘟疫只能焚燒染病者的衣物,根本不懂有效隔絕方法。
他解釋道:“娘娘放心,我所言非虛。香皂中加入硫磺,用它洗衣,沾染的瘟疫病菌能被殺滅。即使衣物短時間內接觸瘟疫,病菌也會被清除。當然,這只是預防手段,無法治療已染病之人。”
聽聞此言,馬皇后心中寬慰不少。
瘟疫的恐怖,向來令人談之色變,古往今來無人能有效治療。
她拿起一塊香皂,揉搓出泡沫細聞:
“以豬油為基,卻無油膩之氣,反而清香怡人……”
她注意到泡沫中夾雜著細碎的花瓣,“這香氣,應是牡丹花瓣吧?”
後宮所用清潔之物,馬皇后自然熟悉。無外乎胰子(豬胰臟混合草木灰)、皂角等。
她使用的皂角和胰子,也常摻入花瓣增香,由朱元璋特意命人採摘配製。
但令她疑惑的是,為何同樣新增花瓣,香皂的氣味卻如此濃郁持久?
蘇河解釋道:“娘娘,您所用的胰子,原料未經充分處理,雜質較多。而我這香皂,豬油經灰水熬煮攪拌,又加入細鹽提純,再用硫磺中和油味,最後加入花瓣,自然能最大程度保留花香。”
這些方法馬皇后聞所未聞,包括硫磺可能抑制天花病菌的說法,也是從蘇河口中所知。
“如此看來,這香皂真是件寶物!若能大量生產推廣該多好……可惜豬油難得,尋常百姓恐難享用。”
得知香皂效用,馬皇后首先想到的是惠及百姓。
但想到豬在古代飼養不易,難以育肥產油,推廣之夢似乎遙不可及,她不禁憂心。
一旁已晾好衣服的蘇河聞言笑道:
“娘娘可是想將此物推廣民間?其實並非非用豬油不可。像菜籽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亦可!”
馬皇后眼中愁雲頓散,急切追問:“當真?菜籽油也可?”
“當然可以!”蘇河篤定道,“只要是油就行,哪怕是……嗯,反正是油就行。”
他差點脫口而出“人油”。
二戰時期就有“猶太牌”肥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