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朱瞻基與朱棣為什麼如此反應,說白了還是因為這個時代的運力感人。
就這麼說吧,這個時代的馬車一車只能拉三百市斤(一斤約560克)的糧食。
一石有一百二十斤,大概一車能拉個兩石半糧食!
簡單一算就能算出五萬石糧食需要大概兩萬輛馬車。
而一輛馬車需要至少一匹馬、一個民夫負責押運,也即是兩萬匹馬加上兩萬民夫!
但算古代的運力不能這麼算,因為民夫和馬匹在路上是需要消耗糧食的。
短途還好,長途運輸,比如朱棣北伐蒙古,一般糧食消耗都在一半以上。
所以換算下來,要將五萬石糧食運到前線,需要十多萬石糧食,四萬民夫再加上四萬匹馬運送。
也就是說,這一輛鐵皮車,便能頂四萬民夫和四萬匹馬,想想都覺得是天方夜譚。
若是平白無故便有人告知朱棣,有一種火車能頂幾萬人力,那他必然勃然大怒,要治一個欺君之罪!
可現在東西就擺在面前,他還坐在車上,由不得他不信啊!
思慮之間,朱棣又問道:“那此車滿載糧草,需要消耗幾何?”
在他看來,既然這東西效率如此之高,那消耗必然不少。
結果他一問完,于謙又笑道:“若問消耗幾何,還需看里程數,當前此車滿載一車廂煤能行二百里,一車煤五十來噸,一里需得煤五百斤!”
上百里,只需要消耗一車煤!朱棣眼睛一眯:“此車居然燒煤?”
煤炭這東西,朱棣也知道,實則煤炭遠在宋朝就已經被發現且利用。
但因為普通煤炭中含有大量有毒雜質,在精煉技術發明之前,煤一直未曾普及。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種不需要精煉的煤炭,就比如無煙煤,含硫量就極低,是絕佳的燃料。
實則在朱高燨小時候,便曾告知過朱棣,北平西山可產無煙煤以作燃料。
但朱棣秉承著刻板印象,並沒有把這當一回事,甚至拒絕朱高燨要人開礦的請求。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多年前的迴旋鏢竟然會在今天朝著他射過來!
煤炭不僅有用,而且有大用,挖一車煤就能節省上萬人力,這難道不是利國利民之事?
一時間,朱棣不由想起了多年前那個苦苦哀求的少年被拒絕的模樣,心中猛然一陣愧疚襲來。
假如,僅僅只是假如,當如要是他沒有拒絕朱高燨,那大明現在是不是已經有火車了?
如果現在已經有了火車,那他再度北伐草原各部,是不是不用再求著大胖給錢了?
想到此處,他又想起了自己用來監國的大胖朱高熾,性格是沉穩,當皇帝的好材料,
可一問大胖要錢,通常只會得到一個答案——沒錢!
若是老四監國的話,一定不會這麼回答,就憑朱高燨那愛折騰的性格,恐怕怎麼都能給他搞出錢來!
即便搞不出錢,也會用各種方法解決,比如修建火車這種國之利器!
有了火車,他朱棣不知道能幹出多少驚天動地的大功業!
“難道當年,真的是朕錯了?”朱棣暗暗想著,臉上神色陰晴不定。
思緒之間,車外突然傳來了一陣喧鬧之聲,他失神的朝外看去,便見一個個百姓拖家帶口的正在上車。
百姓們攜老扶幼,或笑或鬧,或行或跑,隔著車窗,勾勒出了一副人間煙火像。
朱棣看著,嘴角不由泛起了一絲笑意,自己登基之後一直呆在深宮,不知多久未曾看到這幅國泰民安之景了。
這幅景象,至少證明他剛才確實對老四存在了不少偏見。
看來瓊州治下的百姓,在老四的治理之下,過得十分不錯。
恍惚之間,他的思緒又被拉回了現實,一個想法突然在他心中生了起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