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軍聽此,頓時一陣驕傲的挺直了胸板道:“全虧張司令提攜,瓊王看重,現正擔任瓊山守衛團長一職!”
眾人聞言自都是一驚,還說這李團長是誰,不料竟與張輔有舊!朱棣見之便問道:“如此說來,李團長莫非也是英國公麾下所出?”
“那是當然!”張輔一時激動,便回身道:“陛下難道忘了,當年先父戰於東昌,被圍於盛庸不得脫出。”
“後來先父奮戰不幸殉國,最後是幾個親衛將先父屍體奪回,其中一人便是這李狗子!”
“說起來他也不叫啥狗子,本名李九子,軍中叫順口了,也就叫成李狗子了!”
“先父戰死之後,他便一直充作在下親衛,後來瓊王南下之時,末將將其撥調隨行。”
說到此處,他回頭看了一眼李成軍道:“那想這小子來到瓊州反成人上人了,改了名字叫成軍,還當上了指揮官!”
可他看這麼一眼,卻見李成軍臉色已經變了,再不復方才得激動,只是有些不敢置信的看著朱棣。
張輔話音一落,李成軍撲通一聲就跪倒在地高呼道:“末將不知陛下前來,未曾遠迎,還望陛下恕罪!”
他如此一說,張輔便捂住了嘴,驚覺自己竟然不知不覺間漏了皇上的底,急忙下跪道:“微臣該死!”
二人一下跪,反倒讓眾人有些無所適從,唯獨朱棣見之,隨意的擺手道:“免禮吧,朕本私服前來,沒準備受爾等的禮!”
“再者,英國公雖有錯,你李團長卻沒錯,好歹也是領軍之將,豈可如此作態?”
他雖叫李成軍起來,可李成軍卻是動也不動,低頭直呼道:“末將屬實不敢!”
直到現在,他才反應過來自己好像做錯了什麼事情,只以為這一群人中以張輔為尊,沒想到皇帝竟然也在其中。
雖說他已經熟悉了瓊州的禮節,可終究當了半輩子的大明將士,骨子裡還有著對皇帝的敬畏。
而且,這一位皇帝可不是單純皇帝,還是他們最敬重的瓊王他爹!在瓊州誰敢對瓊王的爹呼來喚去?怕是活夠了吧!
所以現在他跪在地上,心中已經沒了方才的激動,剩下的只有對剛才行為的後怕!
他如此強調了一句,朱棣自是暗自點頭,他本以為是自己兒子要給自己下馬威吃,沒想到人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
這就說明他兒子還是很重視他安全的!而李成軍這副表現,也證明在瓊州上下還是保持著對皇權的尊重。
一時間,他方才的不適消散了不少,當即便道:“說什麼末將,還不是老四的家將!”
“怎麼,聽慣了老四的命令,現在連朕的命令也不聽了?叫你起來,還敢跪地?”
“不敢不敢!”李成軍急忙站起身來,頓時沒了方才的態勢,有的只是對朱棣的尊敬。
此時張輔也起身了,忙對朱棣乾笑道:“陛下也知道,微臣是個大老粗,這一不小心就犯錯了!”
“你倒是自免其罪了!”朱棣瞪了張輔一眼,卻也不再苛責這位心腹愛將,只是看向李成軍道:“李團長,朕問你,你們這一個團有多少人?”
李成軍一聽,身子頓時板直道:“約莫一千八百人,共計三個營,九個連,外加一個後勤聯隊!”
“那你豈不算是個千戶?”大明一朝,屯所計程車兵都是拖家帶口,一戶一人,千戶便領千人。
只不過千戶雖然名義上領千人部隊,但實際上能拉出來打仗的部隊一般不到一千,所以李成軍的職權理論上比千戶要大。
不過朱棣哪裡管的上那麼多,只是自顧自的問道:“在瓊州,似你這般的團長還有幾個?”
“約莫十三個!”李成軍並沒有隱瞞,直接回複道:“在下也不知最近軍職的調控,不過也不會相差多少。”
“十三個?那便是兩萬多兵馬?倒也不多!”朱棣有些意外,他還尋思自己兒子恐怕私下裡擴了不少軍隊。
因為依照現在他爹定下的規矩,王爺的護衛一般在幾千到一萬多人之間,這些人不歸朝廷統屬。
雖說他之前削過藩,可卻沒削過自家老四的權柄,本來瓊州衛所就有一萬多兵馬,現在加上兩萬多確實不多。
甚至於要是沒有這些跨時代的武器,區區兩萬多人壓根就不會放在他朱棣的眼裡!
但現在事情不一樣了,在見識了瓊州武器之後,這兩萬人便值得他朱棣重視了!
眼見探清楚了瓊州的大體兵力,他索性繼續問道:“即如此,能否帶朕去見見你麾下那些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