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清楚了這點,朱瞻基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他現在最該做的,不是和老爺子玩心眼,也不是和老爺子唱反調,而是和老爺子一條心!
故而從今天上火車到現在,他一直都在秉持楊榮之前告訴的原則——多看,多聽,少說!
即便老爺子沒和他說過一句話,他也在默默地看著這一切,沒有主動道歉,也沒有主動說話。
直到現在老爺子說了這麼一番話,若是大明不隨之革新,無需多久,就會陷入被動之地!
這話,即是對眾人說的,又何嘗不是對他朱瞻基說的?從昨日開始,老爺子一直在強調革新。
革新?這難道不該麼?如果現在當皇帝的不是老爺子,而是他爹,或者是他,看到瓊州此狀,難道不該革新?
可是他何曾想過此事?他的注意力完全被權力鬥爭所牽制,壓根沒發現老爺子已經怒上心頭!
可以說,昨夜朱棣的突然發怒,就像一盆涼水澆在了朱瞻基頭上,讓他恢復了冷靜。
此時聽得朱棣一言,他便不再猶豫,上前走到了朱棣身邊低聲道:“爺爺放心,我大明絕不會止步不前!”
“無需等幾十年,等回到應天府後,孩兒便會將瓊州所見所聞盡皆告訴父親,讓父親助皇爺爺革新。”
“便是父親不允,孩兒也會盡力支援革新,此言如誓,此生無悔,終孩兒一生,也必成皇爺爺之願!”
“嗯?”朱瞻基的話有些出乎朱棣的意料,他回身看了一眼,卻見朱瞻基滿眼血絲,眼眶發黑,臉上卻盡是堅定之色。
這幅模樣,可以想見昨夜應該是回去反省了一夜的,朱棣看了,心中自然有些欣慰。
終究還是他自小帶到大的孫子,這個孫子雖算不上聰明絕頂,但也算不上是個庸碌之輩。
至少仔細思考,還是能明白他苦心的!不過話雖如此,他卻不是那麼好說話的皇帝,他悠悠道:
“咱不就感慨幾句,哪裡輪得到你來表什麼決心?還要你去勸你爹?咱一句話,他敢說半個不字?”
“自然不敢!”朱瞻基聽此,不僅不怕,反倒心中一安,因他知道他爺爺說話歷來如此。
現在能調侃他爹,就說明他爺爺已經原諒了他昨天的過錯,他急忙低頭道:“爺爺英明神武,古今未見,我爹忠孝純良,自當唯爺爺馬首是瞻!”
“跟誰學的?卻成了個馬屁精!”朱棣又罵了一句,面上的神色卻變得越發緩和道:“昨天回去沒睡好吧,就想了這麼幾句奉承話?”
“當然不是!”見朱棣問話,朱瞻基忙低下頭坦然道:“昨天孩兒回去想了一夜,已知孩兒之過矣!”
“知道便好,日後切不可犯了!”朱棣也不問他知道了什麼過錯,只是揮了揮手就讓他退下,言語之間滿是隨意,不似昨天那般嚴肅。
因為現在朱瞻基是怎麼想的對他來說已經不重要了,關鍵在於他家老四怎麼想!
大明想要改革,那就必須藉助瓊州之力,本來依照他的想法,瓊州發展再好,朱高燨終究也是他兒子。
他作為父親,若是想要把瓊州收回手中,老四能說半個不字?等有了瓊州的控制權,那他就想怎麼改就怎麼改!
但現在局勢卻已經不同了,瓊州不僅有經濟實力和工業基礎,還有能抗衡大明的軍事實力。
這樣一來,能不能改革就要看朱高燨的態度,萬一你想改革,人家不帶你玩了怎麼辦?
雖說直到現在老四都對他保持著尊敬,可朱棣清楚,這小子多半已經有了破釜沉舟的準備。
這種時候,朱瞻基的決心再堅定,決定權也在朱高燨的手上,能不能改革,要看朱高燨的意願!
而老四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想法?朱棣也有些摸不準,想象中的那個老四又變得逐漸陌生,與他漸行漸遠。
不過好在,一切都快揭曉了,他想著,便踏上了回程的車輛,任由著章晟領著返回軍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