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除此之外呢?在行軍之後,明軍能做到直接重新形成方陣麼?就算能,那能在瞬息之間整齊隊伍麼?
這種新式軍隊給他們帶來的震撼,絲毫不下於剛一上島之時瓊州給他們帶來的震撼!
這就是一種新的秩序,在看過之後,回望任何這個時代的軍隊,都會只覺得是烏合之眾!
“這佇列之法,你們平日又是如何進行?”看著下方正步走的軍隊,朱棣忍不住開始詢問了。
“就如陛下現在所看到的方法!”李成軍回頭對朱棣道:“現在如何訓練,平日便如何訓練。”
“不過與我大明練兵之法不同之處在於,瓊王將每一個步驟全部劃分為單一動作!”
“比如眼下的稍息就是一個動作,立正也是一個動作,士兵剛入營中,從走路到轉向,再到跑步前進,每一個動作都要求精準細緻。”
“直到每一個士兵將所有動作都熟練掌握,才會進行組合動作訓練,一日練不會就練兩日,兩日不會就三日。”
“可若是一直學不會,那就證明此人不適合當兵,在新兵訓練期過後,就會進行淘汰!”
“如此訓練上一兩個月,基本上佇列也就成了,剩下的就是每日不斷重複操練。”
“將每個步驟都細緻劃分?”朱棣一時啞然失色,他沒想到方法竟然會如此簡單!
但想想也是,如果不是每個步驟和動作都細緻劃分,士兵怎麼可能做到這麼整齊劃一?
這就像他在工廠內看到的流水線一樣,任何複雜的東西,經過拆分之後,都會變得簡單易行!
用建造流水線一般的邏輯建造軍隊,那建造出來的軍隊可不就是如工廠一般井然有序麼!
與之相比,大明從來沒有這種思維,所有事情都是籠統的,練兵如此,治國如此,發展同樣如此。
千古以來,沒有任何人會想著用統一的思維將一切細緻劃分,也沒有會想這麼訓練軍隊!
想到此地,他回頭看向張輔道:“英國公,這瓊州練兵之法在我軍中可否效仿施行?”
這個問題張輔自然是專業的,但他沉吟片刻,便搖了搖頭道:“難,除京城衛隊之外,其他部隊無法效仿,盲目推行,必有兵變!”
他何嘗不想整訓所有部隊?可他做不到,因為訓練不是單純訓練,和士兵計程車氣、待遇、體質息息相關。
瓊州可以做到這點,那是因為人家待遇好,士兵天天吃肉,可大明哪有這種條件?
本來目前大明的大部分士兵就沒有軍餉,每天還要種地維持生計,如果你強行用這種方法練兵,人家怎麼可能不造反?
朱棣聽著,自然領會到了張輔的深層意思,也只得微微一嘆,搖了搖頭不再多說。
有些東西,是成體系的,壓根羨慕不來,現在瓊州是個體系,大明是另一個體系,沒有瓊州的經濟基礎,大明想學什麼都是步履維艱!
“打靶吧!”朱棣揮了揮手,示意李成軍直接操練兵器,李成軍會意,便叫士兵列隊前往靶場。
眾人一路來到靶場,只見此地位於操場一側,地上都是黃沙土地,盡頭則是一排排的靶子。
到了靶場,李成軍就沒再讓軍隊集結,而是隻留下了一連,每九人一組開始打靶。
畢竟,瓊州的子彈產量還不是太多,還不到可以大規模浪費的地步,需要節省一些。
此舉也正和朱棣所想,看槍法,人多了反而不好,就得這樣小隊進行操作才能看出水平。
而在眾人視線之中,章晟此時已經站在遠處,對所有人喊道:“以班排為單位上來領子彈,每人三顆!”
士兵們聽著,由排長領了子彈分發下去,不一會兒就戰成了一排,端起槍瞄準了靶子。
“發射!”隨著那排長一聲喊出,九人同時上膛扣動扳機,整齊劃一的動作中,噼噼啪啪一行子彈送出。
那響亮的聲音幾乎響徹了整個操場,讓朱棣等人心神一震,可沒等他們反應,那班長已然在此下令“發射!”
士兵們聽著再度上膛將子彈發射出去,第二發才剛發射,第三發的命令已經下達。
連發!這種在冷兵器時代最為恐怖的機制,在此時展現的淋漓盡致,朱棣看著已是雙目失神,朱高煦與張輔更是目瞪口呆!
短短三息之間,就射出了三輪子彈,如果對面的不是靶子,而是士兵又當如何?
恐怕還沒等摸到近戰的距離,就已經被打成篩子了!瓊州的火槍,竟然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