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第72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朱高燨的真正目的

“朕真的有決心麼?”面對朱高燨提出的質疑,朱棣自己陷入了一種自疑之中。

他真的有改革的決心麼?他本以為他是有的!尤其是經過剛剛交談之後,他便知道,大明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現在不改,後世子孫便無人能改,因為出問題的是祖制,是他爹朱元璋定下的規矩。

大明所有皇帝中,除了他爹自己能改,也就只有他這個兒子有這個許可權去改!

如果他這裡不改,朱高熾定然不敢改,而朱高熾不敢改,朱瞻基也就改不了!

這樣一來二去成了祖宗之法,那後世子孫別說去改,就算是去指責祖制不對,那都是大逆不道!

所以朱棣原本是鐵了心要改革的,為此他情願換下自己大兒子,把繼承權交給老四。

這個代價對他來說已經夠大了!他沒想到,要改革這些制度,要付出代價遠比這個還要大,甚至要動他的頭上!

削皇權,看起來簡簡單單三個字,可其本質上卻是違背皇帝這一位置的自然屬性!

因為皇權自出現以來,就註定了要集權!只有將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皇帝之位才能坐得穩!

因此,從秦始皇開始,每一個皇帝都要集權,漢武帝如此,唐宗宋祖也如此,他爹自然如此。

就連他,也在不斷集權!因此,他爹千方百計廢了丞相,他在有錦衣衛的情況增設了東廠。

這些舉動,無一不是在加強皇帝手中的權力,讓臣子更難造反,讓他們話語更有權威。

而現在,改革要削皇權!虧的是朱高燨提出的這種理論,換一個人來,都要被九族消消樂!

“難道這皇權不削不行?”朱棣還是帶著僥倖心理道:“沒有更柔和一些的辦法?”

“看吧!兒臣就說!”見朱棣如此,朱高燨便是一笑道:“合著您老口口聲聲要改革,這革到自己頭上便不革了?”

聽著他的話,朱高煦自是暗自點贊,心道老四給力,朱瞻基則是眉頭一皺,心道這四叔大逆不道!

“豎子怎敢!”朱棣被自己兒子如此調笑,面上自然不喜,沉聲道:“朕豈是那等半途而廢之人!”

“只不過是茲事體大,不可輕動,有道是事緩則圓,雖是有這個必要,難道不能先從其他地方著手?”

他考慮當然也不止是自己舍不捨得問題,除了他的個人問題之外,皇權還關係著國家的問題。

削皇權,本質上是要動搖國家之基的,有效果還好,若是沒效果,反倒玩崩了,那他不是白挨刀了?

“要從其他地方著手,當然可以!”朱高燨點了點頭道:“不知父皇可聽過一句話,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似有耳聞!”朱棣記得,這也是老四寫的書,好像叫什麼政治經濟學,他聽於謙提過,“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可以先從經濟著手?”

“這是自然,無論怎麼改革,經濟都是第一步!”朱高燨道:“改革之前,要先保證百姓能吃飽飯。”

“父皇之所以覺得皇權不可輕動,實則也是由我大明的經濟基礎而決定,大明的經濟狀況決定父皇不能輕易動作。”

“所以父皇如果覺得急了,咱們可以先改經濟!不過孩兒還是告誡父皇,改革一旦開啟,便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必然會牽涉到皇權!父皇必須有心理準備!”

“老四,你得先給朕說說,會如何牽涉皇權!”朱棣有些擔憂道:“總不至於改了,反倒會丟了咱朱家的皇位吧?”

“這自然不會!”朱高燨組織了一下語言,解釋道:“依照兒臣之法,隨著改革程序開啟,父皇有三個權力要逐步釋放。”

“第一,是立法權,要想改革如今的大明,必須重立新法,此法高於一切,稱之為基本法!”

“如此改革之後,便要開始依法治國,除了皇帝之外,無人擁有法律豁免權,做到皇族犯法與庶民同罪。”

“唯有如此,才可限制皇族權力,打擊地方豪強,解放生產力和逐步解放生產資料!”

“第二,便是司法權,此權乃是如今朝廷大理寺、錦衣衛、東廠三家共有,必須收歸一體,保證司法公正!”

“不然,若是立法公正,司法卻不公正,那就無信於民,無信於百官,於國無益!”

“而除了這立法權與司法權之外,最後一權便是監察權,必須用監察來限制立法、司法二者,以防官官相護。”

“除了這三權之外,剩下的其他權力便可有可無了!而三權一分,父皇日後便無法朝令夕改,也無法隨意抓捕任何官吏,同樣,也無法再監察百官!”

“這豈不是說,朕不能再幹涉朝局?”朱棣一時間有些驚訝道:“那若是看到貪官汙吏朕又當如何處置?”

“將罪證交予司法機關,司法機關自會懲治!”朱高燨一臉理所當然道:“皇帝以後只需要任命內閣大臣管理民生,再管理軍事問題即可!”

“除此之外,所有事情都要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而治,如此方可逐步改家天下為公天下!”

“當然,兒臣知道如此改革會對父皇有諸多不利,可此法卻是長治久安之策!”

“因家天下集權於一人之身,以一人之力決斷大事,國家興亡便與君主能力息息相關!

“若是遇到賢明君主,自可家國興旺;遇到平庸之輩,家國還可維繫;但若是遇到那等昏君,則家國必敗。”

“父皇須知,不是所有皇帝,都如父皇這般雄才大略,也不是所有皇帝,都能保證勤政愛民。”

“故而權力必須加以限制,以防後世子孫,真出現幾個大逆不道的,不僅敗了江山,還要害了百姓!”

朱棣聽著這話,自然便思考起了利弊關係,其實聽到要分權的時候,他的感覺是很抗拒的。

畢竟當了這麼多年皇帝,雖然他也在剋制自己,但也辦了不少肆意妄為之事,陡然分權,他當然感覺不適。

然則朱高燨後面的話卻讓他意識到了分權的好處,固然這些舉措會限制皇帝的權力,但也保證了國家執行的底線。

因為他確實無法保證後世君主都有他這邊手腕,能將所有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