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些官員下獄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檢察院的檢察官,其中以一個名叫周忱的官員為首,每到一地,便詳查官員名聲,累計查出上千件各官吏不法之事。
如此業績,自然讓周忱一夜進入了朱棣的眼中,他才發現,周忱本是永樂二年進士出身,初入翰林院,後入刑部擔任主事,仕途十二載,未曾受過重用。
見得此人出現,朱棣大喜,任命周忱為刑部左侍郎兼任江南巡撫,帶隊南下巡查,肅清東南官場。
周忱得令之後,便即南下巡查,沿路清點官員貪腐,賦稅,歷任十二縣,查處落馬者吏員共計一百二十人。
其人所到之處,無官不懼,而周忱不是紀綱,不收任何賄賂,由此反倒牽扯出了東南沿岸的賄賂大案。
隨著紀綱謀反案波及越來越廣,下獄的官員越來越多,數以萬計的罪官家屬全部下獄。
朱高熾見此頓時慌了,連忙來找朱棣求情,可他跪了一天,卻等來了一紙詔令,凡罪官家屬,不必運往京城,定罪之後,徑直髮配呂宋。
在朱棣的詔令下,大批罪官家屬趁著冬天寒冷的季風,朝著東南方向的呂宋島上發去。
直至永樂十五年五月,竟直接給呂宋島輸送去了七萬漢民之多,就此讓漢民成了呂宋島上一大族裔。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此時在查處官員的同時,也有大量贓款被抄入國庫之中,光是紀綱的家產和貪墨銀兩,就抄出了百萬。
此外沿海上千官員,十數萬人超出了接近八百萬貫的恐怖收入,超過了大明朝去年國庫收入的一半。
當訊息被刊登在大明日報上時,百姓自然拍手稱慶,民間一片讚頌之聲,無不稱讚皇帝聖明。
而朱棣則是趁此機會,下達了罪己詔,表示國朝貪腐如此嚴重,他這個皇帝罪當其首。
但他在罪己的同時,又大罵朝廷官員貪腐成性,國朝如此,日後定難維繫,一篇長篇大論之後,朱棣下旨,加薪,同時實行士紳一體化納糧!
這一招,自然是朱高燨的主意,先用大案來鬆動官員的心理,隨後進行官制改革,開啟士紳一體化納糧。
因為大明朝計程車紳不需要交稅,使得朝廷現在財政捉襟見肘,要想做大事,必須推進士紳一體化納糧。
而這一招堪稱絕殺!因為現在朝廷正在查貪腐問題,任何人都有可能被牽扯其中,這個時候誰敢反對納糧?
而且,朱棣的旨意並不單是士紳一體化納糧,還有給官員加薪,在內閣的細則之中,所有官員俸祿全部加了一倍。
這就意味著,朝廷改變了策略,高薪養廉,此時跳出來反對,那幾乎就像是把貪官二字寫自己頭上!
於是,詔書頒佈的次日,自解縉往下,內閣一眾紛紛上表,請求朝廷清查自家土地,隨後六部尚書也紛紛上表,請求清查土地。
當然,也不是沒有那等頭鐵的,搬出了朱元璋的祖制,可搬出來的同時,這個上表的京官就被御史們圍毆重傷。
沒錯,不是彈劾,而是圍毆,實實在在的剛一下朝,就遭到了上個御史的無情群毆。
因為眼下就要過年了,這群御史大多家境貧寒,難得遇到皇帝加薪,眼見就要領工資了,你敢反對皇上的旨意?
所以御史們預設這是自己跳出來的貪官,剛一下朝,組隊就是一頓悶棍,將這個官員圍毆成了重傷。
此事一出,朝廷官員便不敢再言,他們知道涉及加薪,這群御史是殺紅眼了,誰敢多說誰死。
如此到了一月份,剛一過完春節,朱棣又多了兩筆外快,一筆是贓款,一筆是京官補糧。
短短一個冬天,本來空虛的大明國庫,瞬間就充盈了起來,又有了辦大事的經濟基礎。
而這一切的幕後主使朱高燨,則是早早乘上了返回瓊州船隻,並且在春節之前就已經回到了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