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朱棣有密奏要給自己看,朱高燨自然停下了腳步,隨之便見朱棣轉身從御案上取出了一封密摺。
朱高燨接過一看,才發現是有朱瞻基,其上詳細寫了松江府當前的狀況,又寫了一部分朱高燨趁機兼併土地之事。
見得此狀,朱高燨便知道朱瞻基之意,明面上這封密摺是在向朱棣彙報工作成果,實際上卻是在告他的私狀。
細細看了一遍之後,朱高燨便放下了密摺,看著朱棣笑道:“不知父皇以為此折如何?”
“就是因為不知道,朕方才要問問你!”朱棣自顧自的坐上了龍椅,看著眼前的兒子道:
“之前不是你說要借用南方的糧食來壓制糧食價格,使這些地主不再將土地視為生產資料。”
“可現在,土地價格一降,你便讓瓊州重工北上收購土地,整個松江府半數土地落入你手,此欲何為也?”
實際上朱棣現在對於朱高燨的狀況便是儘量不去幹涉,雖然明面上繼承皇位的還是朱高熾,但他知道以後掌權的一定是老四。
所以現在他願意給朱高燨的一定自主權,比如創辦報紙,又比如整天在內閣裡面作自己的事情。
可不得不說,每一次朱高燨的舉動都讓他有些猜不透,就如購買土地一說,明明嘴上宣揚要讓那些地主轉向,可他自己卻成了最大的地主。
他幾乎可以肯定,松江府絕對不是個例,以後隨著政策放開,瓊州重工一定會大肆收購土地。
可以想象,如果不加以抑制,以現在瓊州滾雪球的速度,早晚能將大明的土地全部納入麾下。
那到了那個時候,大明名義上還是一個國家,可實際上卻會變成朱高燨的私產,而這會讓朱高燨變成一個地下皇帝,這讓他有些不能理解,老四為何要多此一舉。
故而,現在看著朱高燨,他的眼神中滿是疑惑,可朱高燨見之,卻坦然道:“父皇問兒臣意欲何為?”
“兒臣不懂,瓊州現在所收購的土地無一不是合法合規,別人收購便可,為何兒臣收購便不可?”
“這其中實則沒有多少政治目的,主要還是正常商業活動,父皇可以理解為兒臣在做一筆大買賣!”
“大買賣?”朱棣皺起了眉頭道:“買賣不過就是地價買入,高價售出,如今你低價買地,以後難道還要賣出去不成?”
“當然要賣!”朱高燨咧嘴一笑道:“而且現在收購的土地,以後都會高價售出!”
“所以,你要做什麼?”朱棣眯眼道:“隨著日後糧食增產,土地價格一定會下降,你如何高價售出!”
朱高燨見之,索性來到朱棣面前,拿出了紙筆道:“此處,兒臣便要給父皇普及一下土地屬性的問題了!”
“關於土地屬性之事,也是改革途中的重中之重,不理清楚此事,來日國家定要陷入混亂之中。”
“在此之前,大明的土地屬性只有兩種,一種是公有地,山林河澤,城內衙署等,都是公有地,私自不能開墾。”
“第二種便是私有地,也即是兒臣現在正在購買的土地種類,此類大多用來種田,少數用來建築。”
“而隨著現在改革之後,來日土地的屬性將直接擴張,公有地自然不變,依舊歸朝廷規劃,可私有地卻不能一成不變。”
“比如現在,松江府建立工廠,工廠不能建在深山老林,所以需要收購農業用地。”
“這些地方建立工廠之後,也就不能繼續種地,於是這些地方的土地屬性便轉為了工業用地。”
“建立起工廠,自然要生產產品,產出的產品需要銷售,大量的產品註定了這種銷售不再像以往那般沒有規劃,必須集中成規模化。”
“由是現在兒臣上疏規劃商業區,興建交易市場,此地被劃分之後,便會變成商業用地。”
“可光是建立工廠和商業區不行,一個城市最主要的成分是人,有人就要有居住的地方,由是在以上幾種之外,還需劃定居民區。”
“有了以上幾個區域,一個城市才能正式建立起來,而眼下松江工業區、農業區、商業區都有了,唯獨少了一個居民區!”
“所以,你要搞房地產!”朱棣頓時醒悟了過來,突然回憶起之前朱高燨講述之中,在未來,百姓將不為糧食發愁,而是為車房奔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